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人物 » 国内能源人物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聚焦“双碳”目标 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两会声音】

日期:2021-03-05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张英英

能源资讯中心

2021
03/05
13:3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2021两会 正泰集团 南存辉 可再生能源消纳

2021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准备了17份提案上会,主要覆盖产业发展、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助推区域发展等四个方面。其中,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关的提案是业内外的重要关注点。

成立有37年的正泰集团,一直围绕电力新能源做文章。南存辉向记者表示,提案主要是围绕“双碳”目标,从自身熟悉的领域出发进行建言献策,内容涵盖法规、政策及应用,包括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比如电力设备、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

加快电力装备转型升级

在《关于加快电力装备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中,南存辉提到,目前我国电力工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的51%,主要排放源为火电机组等;其他工业领域占44%,主要排放源为燃用化石能源的终端用能设备。因此,加快电力工业清洁发展和工业再电气化,是确保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此背景下,我国电力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南存辉看来,目前用于调频、调峰、电压控制、故障穿越等用途的新型电力装备发展以及电能、氢能、智慧用电、综合能源管理等再电气化设备,在我国刚刚起步,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工业软件等还面临“卡脖子”风险。同时,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并网装备及再电气化设备需求大幅提升的同时,传统电力装备亟需升级。

基于上述问题,南存辉提出四方面的建议。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导向和扶持力度。建立推进电力装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际联席工作机制,分步骤制定电力装备及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实施电力装备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三年行动计划和电力装备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

其次,设立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消纳高比例新能源输电技术和装备、重工业退煤脱碳技术和装备、再电气化的市场机制和技术装备、氢能生产储运应用场景及技术装备、绿电交易和碳交易的技术和市场规则等核心关键技术问题,突破“卡脖子”的瓶颈。

再者,平稳化解火电机组和常规输变电设备过剩产能,合理优化清洁能源产能结构,尽快补齐再电气化设备产能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引领力的低碳零碳电力装备和再电气化设备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最后,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重点行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实施能源零碳化、交通电气化、居民生活电气化。通过试点示范,检验现行产业政策完善性,测试民生支出和财政补贴压力,建立碳中和指标体系,验证技术及装备的经济可行性等。

发展储能、电力市场化交易促消纳

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地,能源转型加速,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消纳成为重要关注方向。

南存辉认为,通过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提高电力与电量平衡的协同度,全面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电网运行效率,是构建能源互联网、支撑能源新业态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不过,目前储能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规模亟待扩大、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有效价格疏导机制和辅助服务政策不完善等。

南存辉建议,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储能发展规划与电源、电网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衔接,将储能设施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电力市场改革,推动建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等。

此外,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也具有重要作用。

南存辉谈到的现实问题是,在多数电力交易市场中,受火电占比较高、电力供需造成的省间跨区通道紧张、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等多因素约束,售电公司或电力大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直接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依然存在困难。

他建议,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保障机制,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分布式绿电市场化机制。

推广近零能耗建筑

建筑节能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我国近零能耗建筑起步较晚,2011年起才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目前正处于从单体应用到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并且,近零能耗建筑尚存在技术体系不完备、施工工艺不规范、标准规范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市场认知有限,在全国范围顺利普及存在困难。

南存辉建议,加快建筑节能立法,并建立强制性建设标准,为我国实施近零能耗建筑确定清晰的法律框架和技术路线。

他还建议,由住建部牵头,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完善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政策和建筑能耗监管与改造制度,特别是在公共建筑建设中大力推广“全程能效”模式,全生命周期开展智慧能效管理,通过采用创新的CH-BUS总线技术、强弱电一体化、动态冰蓄冷解决方案等技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节能效益。

在建筑节能执行监管层面,他提出,建立完善的近零能耗建筑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快建立我国统一的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出台《近零能耗建筑评价管理办法》。

对于培育近零能耗关键产品和技术,他说:“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节能企业加大力度开发研究制约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借势老旧建筑近零能耗改造升级,大力推动近零能耗关键产品和设备国产化。”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