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追忆《八佰》背后的能源往事!日军不炸四行仓库另有隐情!

日期:2020-08-25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翁子璇

能源资讯中心

2020
08/25
18: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上海煤业 煤气储存槽 英商煤气公司

由华谊兄弟出品、管虎执导的战争题材电影《八佰》是影院复工后上映的首部华语大片,首轮点映口碑颇佳,并于8月21日正式上映。影片内容围绕发生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最后一役,讲述的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的“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为什么要选择四行仓库作为中国守军的指挥部呢?这背后有一段能源故事……

战火摧毁下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

我们先从四行仓库独特的地理位置说起,四行仓库所在地在西藏路西侧、苏州河北岸畔,是两栋毗邻的钢筋水泥楼房。西栋是北四行(金城、中南、大陆与盐业银行)联合仓库,东栋是大陆银行仓库,一般统称「四行仓库」,其实包括了这两栋建筑。四行仓库南边是光复路及苏州河,东南是新垃圾桥(今西藏路桥),东是西藏路,北是国庆路(更北是库伦路、蒙古路),西是满洲路(今晋元路)。

四行仓库位置图

四行仓库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一栋混凝土建筑物,易守难攻,且仓库中贮存了大量的食物、饮用水、医药、弹药等充足的物资。四行仓库东侧和南侧都依托着租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极大地加强了防御一方的便利,减少了进攻一方的可用方法。虽然规模很小,这却是在军事上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优势的一例。由于东边是公共租界北区西半部,南边隔苏州河是公共租界中区,日军都无法通过,所以只能从北或从西进攻。但是从北进攻有两大限制,一是苏州河南岸广大的公共租界及其南边的法租界,二是南岸的煤气储存槽,这些都是容易引起国际纠纷的因素。由于这个地理位置的关系,严重限制了日军的进攻方向,基本上仅能从西进攻,而且射界极小。

当时坚守在四行仓库里的兵力,一共有官兵414人,是一个加强营,但对外宣称是一个团,有800人。这就是“八百壮士”说法的由来,也是电影《八佰》片名的由来。

左方背景为四行仓库,中间两个深色圆柱体即煤气储存槽,右方高楼为中国银行办事所及仓库。背景的浓烟大火起自燃烧中的闸北,国军88师撤退时放火阻断日军追击。取自《八百壮士画史》。图片来源:古籍公众号

《八佰》电影中提及,在四行仓库南侧的租界区内有煤气厂,厂区内的储气罐存有50万方煤气,日军担心流弹击中储气罐引起爆炸,所以不敢随意轰炸四行仓库。

煤气储存槽、新垃圾桥,四行仓库西壁和弹孔。这是最清楚反映出日军视角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拍摄者应是日本记者,其所在位置可能是交通银行仓库或福源福康钱庄联合仓库楼顶,较四行仓库稍矮。图片来源:古籍公众号

上海英商煤气公司煤气槽,紧靠西藏中路,背景高楼为中国银行仓库。图片来源:古籍公众号

租界区内的煤气厂

这个与四行仓库相隔几十米的苏州河南岸煤气储存槽的来源很早。早在1865年,在外商集资下,成立了“大英自来火房”(后改名“上海英商煤气公司”),是上海也是中国的第一家公用事业,而上海也成为亚洲第一个使用煤气的都市。当时的煤气用途是用在煤气灯上做为照明之用,后来电灯开始流行之后,才逐渐转为烹煮取暖之用。

风景明信片,大英自来火房,19世纪。右下角即泥城滨河岸。上海是亚洲第一个有自来火(煤气)的城市,煤气在当时是文明进步的象征,因此画入明信片中。图片来源:古籍公众号

01、英商煤气公司的发展

上海是我国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到一百三十多年前。煤气在申城诞生之初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用于照明,在煤气灯出现前,上海的街道和家庭住房使用的是昏暗的煤油灯。租界开辟后,租界侨民开始使用煤油灯。但要作为城市照明之用, 煤油灯虽然亮度在油盏灯之上,却根本无法适应都市生活的需要。当时居住在租界的外侨和路过上海的外国人, 因此深感在上海生活的不便。

清咸丰十年(1860年)十二月,上海租界的英国商人根据租界发展前景,借鉴英国利用煤气照明的现成经验,写信给工部局倡议在上海生产和供应煤气。之后,由C.J.金(King)、C.D.严(Nye)、M.C.米基(Michie)等人发起,设立临时委员会,筹备设立煤气企业。不到二年,英商就以筹集的资金,在苏州河南岸现西藏路西侧购买了约15亩土地作为厂基。当年这里有苏州河一条支流叫泥城浜(泥城浜1912年填平后即为西藏路),把厂址选择在这里,是为了方便原煤和其他原材料的水路运输。

风景明信片,上海英商煤气公司,约1900年至1918年间。左边新垃圾桥仍为木桥,中间煤气储存槽是南侧的储存槽,有山墙的楼房为办公室,楼旁泥城滨仍在,图右是煤气生产厂区。图片来源:古籍公众号

1865年11月1日,国内第一家煤气厂——大英自来火房正式投产,向英租界私人用户供气。租界的外国居民是自来火房的主要用户,一些中国商人富户也来申请安装煤气灯。上海开始使用煤气意义重大,这一年距离欧洲工业革命发明煤制气干馏技术才10多年,早于亚洲所有的城市,后来更被历史学家公认为上海城市公用事业的开端。

从12月8日起,向租界内公共路灯供气,上海街头第一次出现了煤气路灯。当租界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崭新的煤气灯在夜空顿放光明时,引起了行人极大的好奇,他们纷纷驻足围看,观者如堵。有人称其为“地火”、“赛明月”甚至 “鬼火”。因为煤气灯是以管道埋于地下引出成火,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自来火”,所以煤气厂最初被叫做“自来火房”。

香港都爹利街上的煤气灯至今保留,出现在很多港剧场景中

煤气刚开通时,每立方米价钱0.16元,当年私人用户仅55户,全是外籍用户。为尽快增加新用户,自来火房先后三次降价,而工部局大举进行越界筑路的土地扩张活动,也为自来火房的业务扩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自煤气初创到1881年的16年中,外籍用户增加了9倍,华籍用户也达到205户。16年间共获利润近40万两白银。

1900年底,大英自来火房进行改组,成为在香港注册的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随着电灯以金属丝代替碳丝获得成功,电动机日趋成熟,电的售价也随之下降。1935年底,上海所有的煤气照明都被电灯照明所取代。煤气公司迅速调整经营方向,主要业务从照明转向热源。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让人们了解煤气的优点,还向市民示范如何使用煤气烹饪食物。通过积极的经营活动,终于重新打开局面,煤气年供应量出现了新的高峰。

由于客户增多,供需量稳步上升,西藏路煤气厂的产气能力已不胜负荷,董事会决定另建新厂。1934年2月8日,一座占地33亩、日产煤气四百万立方英尺的杨树浦煤气厂(今长江路469号)诞生了。一个月后,担负了近70年供气任务的西藏路煤气厂全部停产。正当英商煤气公司顺利发展之际,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一眼看中上海的煤气事业,于1938年底成立“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并在吴淞建造炼焦制气厂,与英商煤气公司争夺租界外的煤气供应权。

杨树浦煤气厂。这里早已不再有实际的生产功能,只留下怀旧的年轮感想和城市的集体记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公共租界,对上海煤气公司实行军管。1942年3月24日,日军下令委托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接管英商上海煤气公司,实行统一经营,将杨树浦煤气厂和自设的吴淞煤气厂分别改为杨树浦工场和吴淞工场。1943年日军解除对英商上海煤气公司的军管,将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改组为与汪伪政府建设部共同经营的合资企业。在此期间,上海的煤气供应因受运输困难原煤涨价影响进入低谷。1943年起,除军需用气不受限制外,对全市煤气用户的消费实行限制,营业用气压缩三成,家庭用气压缩二至三成,上海煤气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顿。

上海解放后,英商上海煤气公司在人民政府监督下继续经营。1952年11月20日由政府征用,更名为上海市煤气公司,规划了恢复、改造、提高、发展的蓝图。从此,奄奄一息的上海煤气事业才获得新生。

02、自来火灯与电灯之争

1882年4月26日,英国人立德禄等发起成立上海电光公司,资本规模为10.1万两。厂址最初在南京路江西路口,次年在斐伦路(乍浦路九龙路附近)建厂房。电光公司铺设或借用工部局原来的灯杆,向市民展示照明的效果,然后等待合同的签订,简直就是复制当年煤气公司的模式。

1882年,上海电光公司开始供应照明用电,图为外白渡桥的电灯

电灯作为一种更新的照明源,比煤气灯亮,又较安全,只是初期使用的弧光灯寿命较低,电力不够稳定,运行成本较高。在双方半个多世纪的竞争中,价格、灯具、稳定性及管理能力等因素在彼此的竞争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而其中要数价格的作用最大。1882年3月,煤气公司主动将路灯的费用从下月1日起降到每月每盏3元3角,还对各工部局办公楼,各救火会及黄浦花园的煤气费打八五折。但是同年9月4日,上海电光公司也出招了,从1883年1月1日起,电光公司每年以1.5万两的代价为整个租界提供照明。具体来说,是在南京路山东路口建造一座250英尺高的塔,上面安装8至9盏4000支光的电灯;在虹口,则建造两座较小的塔,各安装8盏2000支光的电灯,所有这些电灯均从黄昏点到黎明。

除了这些塔外,电光公司还准备沿外滩一带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安装20盏电灯,还供应弧光灯,数量不限,每盏每周收费4两,从黄昏一直点到午夜12时30分。此后又一次明确为每盏每周5两。从价格上看,一盏煤气灯一年花费约为29两,一盏弧光灯的费用是250两。照明效果上,据《申报》记载,第一批电灯试灯时,“礼查客寓(即现在的浦江饭店)中弹子台向来每台须点自来火四盏,今点一电灯而各台无不照到”,优势显而易见。

煤气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1883年1月15日,上海煤气公司也发函要求工部局准许该公司在南京路安装10只享有专利的灯头。2月19日,煤气公司又给工部局写信,希望在外滩、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和南京路安装享有专利的布雷式新路灯,每盏120支光,每月花费8元5角。

外滩的煤气灯(左)和外白渡桥上的电灯(右)

图片来源:上海黄埔公众号

1883年年初,工部局得出结论,电灯是煤气灯费用的3倍多,几乎决定了租界照明不使用电灯。但是最终,工部局经过权衡还是大力决定推广电灯,这是因为电灯照明取代煤气照明的大趋势在欧、美等国早已出现,工部局和煤气公司心里都清楚,不能逆潮流而为。不过,因为煤气灯的价格优势和工部局对煤气公司或多或少的偏袒,两种照明路灯并存的情况,还是如前所说持续了50多年。

1934年,阮玲玉主演的无声电影《神女》中还有一组镜头记录煤气灯如何点燃:工人沿着靠在墙上的扶梯爬到灯柱边,打开灯罩,用明火把它点亮,把灯罩罩好再爬下来。

但一年后的1935年,电灯就完全占据了道路与室内照明,煤气灯被全部取代。

煤气灯取代煤油灯, 电灯取代煤气灯, 在上海都有过这样一个逐渐演进甚至不断反复的过程, 新旧观念之争, 优胜劣汰之势, 往往经过一番较量后, 新生事物才得以脱颖而出。

早已改名为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自来火房”其实早就根据这个大趋势开始调整经营方向,将重心转移到了家庭烹饪和取暖用煤气事业。当时上海分“旧式里弄”和“新式里弄”,两者间最重要的判别标准就是有没有配备煤气灶具。

当然,那个时代煤气还是有钱人家才能用的奢侈品,用户相当之少。据统计,截至1949年,上海只有1.7万户人家用煤气做饭,普及率才只有1.9%。

03、近现代上海煤气事业的发展

1950年4月~1960年1月,先后6次降低煤气售价。民用煤气售价从每立方米0.216元降为0.07元,工业为0.09元。同时又两次提高煤气热值,从3200千卡/标立方米提高为3800千卡/标立方米。针对煤气行业的特点,多次改革服务体制,减少中间环节,1990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5年内采取国家、企业、个人集资方式,增加气源326万立方米/日,发展110万户用户,相当于用5年时间去完成上海煤气问世以来125年中煤气用户发展总数。至1995年实际发展用户141万户,净增121万户。同时,一大批社会经营单位在郊县和城乡结合部积极参与竞争,发展中小规模供气,成为全市燃气事业的重要补充。

1966年上海市煤气公司营业所煤气费账单

1990年末,管道煤气用户1147144户,其中:家庭用户1131894户,工业用户1261户,其他用户5754户。全市煤气普及率合计为57%,其中城区气化率为86.59%,郊县50.58%。最高日输气量450.1万立方米,平均日输气量348.6万立方米,年销售管道煤气121522万立方米、液化气59687吨。排管、安装、设计、施工的产值为9016万元。全年耗标煤总量1167355吨。1979~1990年出口粗苯创汇3355.28万美元,1988~1990年出口煤焦油创汇301.51万美元。

1991年7月,上海市公用局领导的上海市燃气管理处成立,根据市政府的授权,对上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燃气、燃气器具行业实行统一管理。1992年5月《上海市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1994年9月《上海市燃气器具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对液化气行业、燃气器具行业先后实行依法管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燃气行业多家经营、统一管理的局面。

1995年末上海市煤气公司有从业人员约1.7万人。日供气能力为810万立方米(含上海焦化总厂气源)。生产和经营的内容有:制造城市煤气和炼焦、回收与精制相关的化工产品、制造与修理煤气表具、承担煤气排管施工和输配工程、经营全市的煤气输配和销售业务以及液化气的储存、运输、灌装和销售业务等。固定资产(原值)67455万元(不包括2个管线工程公司),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10951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601.7万元,利润总额5835.8万元。主要产品(年实物量):城市煤气127339万立方米,焦炭395539吨,粗苯19619吨(其中:出口10837吨),煤焦油29754吨(其中:出口14684吨),新制煤气表102957只,双眼灶75201只。

可以说,上海煤气业先后经历了英商上海煤气公司与法商自来火行、电力公司、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的竞争和冲击后,终于在上海解放后步入了正规,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如今上海的煤气又将被更为清洁环保的天然气逐渐取而代之。

现在的上海燃气集团

题外话

《八佰》电影中,装备德制钢盔、毛瑟步枪和马克沁重机枪的“八十八师弟兄们”,就是军迷们津津乐道的“德械师”之一,装备德制装备,由德国顾问训练。人们可能不禁要问,当年的德国为什么要给中国训练部队、输送军火呢?中国当时亟需军事装备,以及能够支撑军队的军事工业体系,而德国方面则亟需中国的原料,双方可谓“一拍即合”,达成了“易货贸易”协定。《德国外交档案:1928-1938年之中德关系》作者德国自由大学汉学家罗梅君认为,这一时期的这种贸易可谓中德两国往来的“压舱石”。由于一战之后,德国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特权,中国与德国没有历史包袱,互相视为可以平等交往的伙伴。当时一些舆论认为,德国一战失利、中国积贫积弱,两国都欲奋发图强,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德国礼和洋行与1934年成立的德国工业品贸易公司(合布楼公司HAPRO)等企业是德国政府对华输出军火的代表。《八佰》中出镜的德式M35钢盔、子弹带等装具、德制1924年式毛瑟步枪等等,均为德国输送。这些装备武装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德械师”,包含南京国民政府87、88、36师和1个教导总队。

作为交换,中国向德国输送钨、锑、铜、铁、铅等金属,以及猪鬃、桐油等物资。这批物资是德国一战之后重新整军备战的必需品,按照《德国国防经济史》中记载,德国在一战后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战争原料仅有煤炭。档案记载,中国锑元素彼时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在一些年份是德国进口锑的唯一来源。中国湖南东南部的武陵山脉出产的钨,输送至克虏伯制成硬质装甲板和穿甲弹。可以说,中国这些稀有金属为德国提供了“工业维生素”,进而做出了“军事金刚石”。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