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看能源

能源+区块链——开启能源技术变革新时代

日期:2020-01-13    来源:微能网

能源资讯中心

2020
01/13
16: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区块链 能源技术变革 能源互联网

   2020年1月11日,“第三届中国能源投资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能源+区块链——开启能源技术变革新时代。论坛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下称“能投委”)主办,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商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其它机构的一百四十余位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上午由能投委会长孙耀唯主持;原国务院参事、能投委专家委员会主席石定寰发表致辞;邀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能投委副会长曾兴球教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能投委专家李俊峰分别发表主旨演讲;邀请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等区块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寅、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投资与财务研究所所长才华发表主题报告。
  能源+区块链——开启能源技术变革新时代
  论坛首先由能投委会长孙耀唯致辞,他介绍道,在能源革命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能源正朝着全面互联网化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明确指出“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开放互联成为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特征,给能源行业带来诸多挑战。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孙耀唯会长指出,本次论坛以“能源+区块链——开启能源技术变革新时代”为主题,要探讨以区块链技术进步驱动能源革命,如何构建新型的能源交易模式,如何为能源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都有哪些应用场景?又会重点推动哪些新兴业务发展?
  创新能源观推动能源转型
  杜祥琬院士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能源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能效有明显提高,但差距仍大;能源结构有改善,但不够革命。同时,经济发展由平面扩张到多维、立体发展。
  以能源消费革命为例:我国在发展初期, 注重能源发展的量,并未强调能效问题。近年来,以能源强度、碳强度列入考核指标为标志,从消费端将能源效能列入国家五年计划指标和地方考核指标。节能提效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我国目前能源强度仍然偏高,是全球水平的1.55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倍,我国的节能潜力巨大,我国的“能源革命”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能源战略背景下,杜祥琬院士认为有很多能源安全的观念需要创新升级:能源供需安全观、能源环境安全观、能源气候安全观、国际竞争环境中的能源安全观。而能源资源观应该向非化石能源开拓,说到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通常说法是:富煤、缺油、少气。但这样的认识已经跟不上发展了,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稳定快速增长(当前已经达到22%)。我国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如风能光能水能,是丰富的,在经济性方面,天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的专家分别计算得出同样的结论:1千瓦时的电力东部自发电的成本比西电东送的成本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过自己可以掌控的,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能源资源观念是影响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的实际问题。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本国国情的要素。
  谈到能源转型,杜祥琬院士认为,能源转型既有能源自身结构优化又有空间格局的转型,两者相互促进,推动经济与环境双赢。随着中东部电源的发展,对于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压力会相应减少,西电东送的增量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拐点,至于具体时间,取决于国家规划和政策引导等因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能源转型的标志,是一个拐点。我们需要转变观念,转变习惯,认真讨论和规划全国和中东部地区的电力系统和能源战略(源网荷储用管服)。我们还要中视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电力供应模式,这将改变整个能源系统。第三代电网是主干智能电网与区域配电网、微网相结合,智能化、高效化、可再生能友好化。同时能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将改变能源业态。
  世界油气市场新格局
  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能投委副会长曾兴球教授指出,当前世界油气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短期内供略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2019年全球生产原油约44.9—45.1亿吨,同比增长1.2%左右;生产天 然气4.00—4.09万亿立斱米,同比增长3%—5%,低于去年7.9%的增 速。全球油气资源量丰富,剩余可采储量:常规石油 2441亿吨,天然 气 196.7万亿立斱米。加上新发现的和非常规的,至少还可采100年。2019年我国生产原油1.91亿吨,同比增长1.1%,扭转了下降的趋势; 生产天然气1730亿斱(其中,常规气1520亿斱,增6.2%;页岩气150 亿斱,增长40.2%,比2018年的19%翻了一翻;煤层气 60亿斱,增长 9.1%,比2018年的16.1%有所降低)201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约47.9亿吨,同比增速为3.2%,比上一年降低0.2%。预计2020一次能源消费为49.3亿吨标煤,其中煤约28亿吨,占56.7%;非化石能源7.4亿吨标煤占15.1%;其余28.2%(约13.9亿吨标煤)要靠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对外依存度还会升高。
  曾兴球教授介绍道,当前世界石油需求稳步增长,增幅逐渐放缓,天然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从2008年起,亚洲超过北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地 区,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35%,在世界石油消费中的地位 不断提高。需求的动力来自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和印度。 北美和欧洲石油消费份额不断减少,近三年来,由于油价回 落,需求有所反弹。2018年天然气消费超2600亿立方米。中东和中南美的石油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非洲代表着未来新的开发机会。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激增, 非洲天然气业务投资是比较好的选择。
  关于世界能源转型,他认为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清洁、低碳、 绿色、高效、安全发展能源产业的理念已经形成共识。世界主体能源仍处在“油气时代”(占60%),正在向可再生 能源发展,新能源发展速度很快,完全替代油气产业还需时日。美国计划2050年之后,一次能源消费以新能源为主(超40%);欧洲积极探索新能源替代石油和天然气,各国发展思路有所不同;亚洲正在加快油气替代煤炭的步伐,各地区发展差异性较大;非洲处在煤、油、气并举的时代,油气消费量上升势头很猛。
  除此之外,曾教授认为国际油价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面临长期小范围剧烈波动。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清洁、低碳、 绿色、高效、安全发展能源产业的理念已经形成共识。世界主体能源仍处在“油气时代”(占60%),正在向可再生 能源发展,新能源发展速度很快,完全替代油气产业还需时日。美国计划2050年之后,一次能源消费以新能源为主(超40%);欧洲积极探索新能源替代石油和天然气,各国发展思路有所不同;亚洲正在加快油气替代煤炭的步伐,各地区发展差异性较大;非洲处在煤、油、气并举的时代,油气消费量上升势头很猛。
  曾教授分析认为,油气上有投资正在逐步回暖。上游投资逐步回暖  “一带一路”将是世界油气产业投资的主要斱向。“一带一路” 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2015年以来,油气市场投资逐步上升,受国际局势的影响2020 年油气勘探开发上游投资可能又会下降4%左右。其中:深水钻 探逆势而上,投资增加6.3%—7.7%页岩油、油砂、近海大陆架、 陆地勘探分别下降12%、5.7%、4%、3%。从地区看,2020年油气产业投资的重点:非洲增长最快,达 12%,天然气产量增长150%,年产量达到2800亿立斱米,预算 投资总额3250亿美元;西亚、澳大利亚LNG投资将大幅增长。
  关于美国的能源战略问题,曾教授分析道,美国正在谋求世界油气霸主地位,地缘政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拉拢沙特,制裁伊朗,搅乱西亚,干涉委內瑞拉,挤压俄罗斯,企 图拖垮欧佩克,丌惜要挟盟友购买美国油气,意在扩大市场份额。打贸易战,遏制中国。利用技术和美元优势,操纵国际油气市场。
  最后,曾教授讲到,世界油气市场正在发生新变化、形成新格局,我国油气行业,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勇于担当使命,履行责任,牢牢树立全球资源配置理念,加速构建全球资源配置的机制,努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适应国际市场的新挑战,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开拓国际市场新局面,为确保国家油气供应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区块链+能源 正当时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先生发表主题报告,他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 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 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他解读道:总书记首先强调数字金融、这和央行有关领导之前提到的区块链不宜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观点不同 。并提到数字资产交易,目前区块链领域的数字资产交易只有数字货币交易,在日美欧等全球主要金融 强国,数字货币的交易不仅合法,并且还可以在主要金融市场内交易。此番表述代表,习总书记承认数 字资产交易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表示习总书记对于合法合规数字货币交易的中性态度。总书记特别提出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这代表,在当下的全球先进技术激烈竞争的大 背景下,区块链已经被列为同5G,AI,机器人等战略技术同等级别,是主要国家战略竞争的重要阵地, 中国只能赢,不能输。总书记提到要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这表示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将不仅仅局限于商 业应用,市场化应用,结合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区块链也将成为中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他认为区块链改变的是信任的产生形式,它解决了一个古老的问题: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它实现了“去中心化”。
  传统分类帐特点拥有中心化和交易非公开的特点?机构掌握所有用户帐目信息和交易历史记录(中心化)?用户只掌握自己记录,无法知晓其他用户交易记录(交易非公开)?如果掌握所有交易记录,可以倒推出帐户信息(中心化风险)。而区块链有去中心化和交易公开的特点?不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去中心化)?所有交易公开(交易公开)?交易可以匿名(安全性)。
  曹寅认为区块链将彻底改变金融体系的底层架构,区块链重构金融将前所未有的加强金融业态的分化,强者越强,弱者被替代。国际金融巨头早已深度布局区块链。
  谈到能源,他总结能源革命的目标是安全低碳高效的能源系统。而能源心痛的瓶颈在于:身份的模糊性、资源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不行、社会的参与性。能源行业的多边关系日益复杂,利用区块链技术,引入分散交易模型后,市场结构将得到转型。但全快联的能源产业应用需要良好的基础,比如技术的成熟、政策的许可、市场的成熟以及物联网系统的成熟。
  在具体的应用上我们可以根据能源行业的特征,细分筛选行业应用和功能应用。
  微电网(Microgrid):微电网由局部的电源和负载组成,通常与传统的广域电网(巨型电网)连接并同步,但也可以断开与广域电网的连接,形成“孤岛模式”,根据物理或经济条件自主运行。在“孤岛模式”中,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微电网中的产消者和消费者建立信任连接,为微电网市场化运行提供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具体的,关于本地点对点的电力交易:? 产消者:分布式电力光伏拥 有者,电力自发自用,“孤岛 模式”中可将剩余电量卖给邻 居 ? 消费者:电力购买者,微电 网中,消费者可通过服务质 量并比较价格对电力来源进 行筛选 ? 交易:全部电力交易将实时 记录在分布式加密账本中, 充分授信买卖双方,保障交 易安全。关于绿色能源信用发放和交易:信用发放:将换算公式预 先写入智能合约,在分布 式加密账本中实时记录发 电情况,智能合约将自动 将发电量转换为相应的绿 色能源积分 ? 信用交易:全部电力交易 将实时记录在分布式加密 账本中,充分授信买卖双 方,防止二次交易,保障 交易安全。关于电力交易数据记录:数据确权:微电网中电力数据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区块链技术可以确认数据产权,保护利益相关方权 益 ? 交易监控:交易数据将实时录入区块,区块透明性 确保一般用户可以交易确认,同时各区块中对交易 数据的详细记录将为监管机构提供便利 ? 流量监控:将监管机构设置为主节点,数据打包上 链又主节点执行,并以区块收益的方式收取流量费用。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虚拟电厂是连接各类分布式能及终端设备的云端能源系统。其目的是对分 布式能源进行高效聚合,以辅助输配电网运行并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特性可以有效匹配 虚拟电厂供需双方,增加终端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易安全。区块链的三大核心功能是:1. 建立去信任化得供需体系 2. 保证供应测数据采集准确性 3. 确保电力周期各环节可追溯。区块链在虚拟电厂中主要作为交易 模块和信息安全模块发挥作用。信 息安全方面,通过在虚拟电厂软件 中部暑分布式加密账本,系統可以 准确记录各分布式电源的供能情况, 并在数据录入系統(上链)后确保 数据不可被改,增加数据可信度。而在市场交易方面,区块链智能合 约则可以实时匹配买卖双方,削减 冗杂的交易处理环节;同时,区块 链网络可以充分授信市场主体,为 市场主体搭建信任,安全的能源交 易环境。
  电动汽车(EV)充电桩网络: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勃发展,电动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已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高速搭建,对于终端电力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区块链技术针对充电桩的分布式特性,为充电桩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关于数据安全:?调度中心:通过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实时监控充电桩运行状 况,确保用电据实时同步,在数据上链后便不可篡改,增加数据可 信度和准确度。? 充电桩运营商:同时在运营商端部署全节点软件,增加交易透明度, 确保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关于自动核算:通过记录输送电量,电动汽车充电量等关键指标,使用智能合约自动对碳排放指标进行核算,并通过区块链与碳排放超标企业进行交易。关于点对点的充电交易:电动汽车长距离续航能力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目 前电动车市场的增速,在地理上对充电站的覆盖迫在眉睫。随着充 电桩市场化的推进,分布式民营充电站已纷纷进入市场,而区块链 技术在点对点支付领域的成功应用则为电动汽车车主与民营充电站 间的交易模式提供了成熟解决方案。? 一方面,区块链通过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属性确保了交易安全, 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区块链对交易的记录也为监管部 门进行管理提供了便利,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
  关于具体的应用市场,曹寅认为东南亚是区块链能源应用的良好场景。东南亚市场电力需求旺盛、清洁能源资源禀赋较好、岛屿多灾害,大型集中式电网服务成本更高。
  区块链技术助力电网企业转型发展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才华女士发表主题报告。她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对电网企业的转型意义,她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对技术变革挑战: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电网企业需探索推动的重点课题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既是电网企业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其积极应对新兴技术变革挑战,推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块链技术有助于适应电改形势,满足庞大交易数据的需求:未来,电网会从现有的中心化公共事业模式向 着融合更多去中心化资源、具备实时报价系统 和更紧密匘配需求和供应的方向迚化;过程中将产生数千万个去中心化节点,这些节点不仅能收发数据,也能执行P2P交易;匙块链能源点对点交易中,无需第三方平台, 交易数据就被永久存储在匙块链系统,且交易一旦达成丌可撤回;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交易环节,大幅度降低交易 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促迚能源交易发展。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当前,电网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国网提出的“三型两网”还是南网提出的“向‘三商’转型”均显示出电网企业未来发展不局限于输配电业务,要向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区块链技术有助于电网企业打通内外部数据信息壁垒、搭建互信互利开放共享的能源产业生态;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帮助能源企业实现数字化精准管理,确保数据难以篡改,以满足信息可信交互需要;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实现低成本的点对点价值传递,降低多方主体的信任成本,有助于构建能源生态系统的信任基础。区块链技术有助于电网企业提质增效,提升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在流程化电力业务的办理中,可减少员工的重复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提质增效;也可降低相关交叉协同业务的沟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电网公司有海量的电网生产运营、客户服务、电量交易等数据,运用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重新将电网公司大数据存储好、管理好和应用好,具有很大价值;电网公司采用条线分块式管理,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和多节点互动共享等能力,可以促使各线条、各层级实现更深层、更大范围的协同;客户对能源电力服务呈现清洁化、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等趋势,对于传统的电力营销服务模式提出挑战,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运用区块链多节点互动、公开透明特性,解决需求侧响应信息真实传递、实时响应合约、多主体联动等痛点问题;可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通过其智能合约技术从源头上确保用户信息真实可信,帮助分布式能源用户余电上网、新能源接入系统等。
  然后,才华女士还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对电网企业转型的意义。在交易类场景下,区块链技术可用于能源市场中需第三方监管、需参与主体信任、需溯源、弱中心化、有触发条件的点对点交易场景。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交易场景。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有小规模试点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分布式发电电力交易。例如,美国能源公司LO3Energy合作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交互电网平台。绿色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在该平台上不依赖于第三方地进行点对点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目前,部分国外试点项目已暂停,主要原因包括盈利预期不佳、与当地政策冲突、技术过于复杂、规模无法扩大、支付效率不高等。在存证类场景下,区块链技术可溯源、难以篡改的特点,使其在提升能源企业信息安全、信息透明化、降低投融资成本等场景中存在较大潜力,主要应用于电子合同、能源投融资、供应链溯源等业务,以实现重要业务信息的备份、取证与多方信任,避免关键数据的篡改。例如,国网电子商务公司建成了司法级可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参与了首个区块链国家标准制定,实现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发票、电力积分通兑、光伏签约、票据缴费等多场景落地应用。在授权管理类场景下:在解决能源行业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方面,应用区块链技术可破解主体间的信任问题,促进数据互换互认和真实共享。同时通过智能合约机制控制数据访问权限,缓解隐私数据保护忧虑。 例如,欧洲已建成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负荷需求侧响应项目、依托区块链技术共享充电桩项目。当前这类项目仍存在市场规模小、监管法规不明确等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能投委专家李俊峰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气候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发展问题。但是此发展与彼发展的根本超别是人类要向不可持续的资源依赖向技术依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三个转变,即增长方式、能源系统和生活模式的绿色转型。
  他认为增长方式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有的增长为了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改善为目标,实现人类发展的空间平衡,即实现全球的共同富裕,和时间平衡即发展不能危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他介绍,能源系统转型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5-1972)是能源的清洁化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实现能源的清洁化,主要的措施是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完成了煤炭时代向油气时代的转变。第二个阶段(1992至本世纪末)是能源的低碳化时代: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到本世纪末用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
  关于世界各方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态度,他分析道,已有70多个国家声明2050年碳中和,包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墨西哥、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挪威宣布2035年实现碳中和。美国、日本也提出2050年碳减排85-90%全部国际金融机构和几十家商业金融机构宣布不再投资煤炭,全球几十家能源企业宣布能源转型。IEA认为在2025年之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将低于燃煤发电的燃料成本。澳大利亚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至65%。印度风电、太阳发电装机到2022年突破5亿千瓦。中国也在积极准备提交面向本世纪中叶的低排放发展战略。
  李俊峰先生认为发展转型的本质是技术进步,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到2015年的巴黎协定,人类用了接近30年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2度的目标已经是遥不可及,1.5度的目标只能是一个梦想;但是,旷日持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在政治家那里没有达成一致,但是科学家、企业家们形成了一种共识,人类的能源系统可以从过去的资源依赖向技术依赖转移;同时也重新诠释了能源安全的新理念: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欧盟深度脱碳的能源进程,减少了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李俊峰先生还分析道,能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还刚起步,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引领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在工业文明中落伍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不能再落伍。在能源由煤炭向油气的时代变革中,中国也落伍了,在人类有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中国不应该再落伍。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都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每一个国家在这一伟大的变革中都不应该落伍,也不能观望,而是奋力向前。
  “零碳中国”倡议发布
  会上,能投委发起“零碳中国”倡议,倡议旨在联合有关单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零碳”为目标推进能源转型发展。
  一、树立“零碳”生活意识。我们应牢固树立绿色、节能的生活意识,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装备,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形成争做“零碳先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鼓励“零碳”技术创新。积极支持绿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零碳”相关技术创新,为新技术提供资源支持,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空间,从而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五、发起“零碳”产业基金。针对“零碳”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鼓励发起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投资于“零碳”示范工程、清洁能源项目、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碳减排项目等,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零碳”发展领域。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能链众合、古莲资本、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零碳中国”倡议签约。
  能源区块链案例分享与对话探讨
  下午,首先由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等区块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寅带来案例分享——“泰国曼谷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交易项目”。在古莲资本董事邵诗洋的主持下,启迪能源环境研究院副所长冯武军、中能恒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桂衡、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就案例进行了热烈的对话讨论。
  然后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区块链首席科学家颜拥带来了案例分享——“国家电网基于区块链的光伏补贴系统”。并在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杰的主持下,就案例与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赵风云、香港中华电力公司智慧能源高级经理杨定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理事王淑娟进行了热烈的对话探讨。


 
  最后由能投委会长孙耀唯进行总结发言,第三届中国能源投资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