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光伏界迎“断奶” 通威渔光一体“365”技术自由玩转

日期:2016-06-03    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魏雪梅 审稿:程云

能源资讯中心

2016
06/03
11: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渔光一体 通威 光伏农业 渔光互补

随着光伏电站整体系统建造成本的逐步下降,光伏圈早就已经意识到,一直靠政府“输血”的光伏业终究会迎来了“断奶”,补贴逐年下调直至取消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光伏补贴逐步下调,光伏产业集体谋发展的浪潮下,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差异化的“支点”。与此同时“光伏+渔业”产生一种全新的产业生态模式,推动了原有产业的升级换代。在光伏农业的诸多发展模式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渔业”作为一种新兴模式,综合生产效率较高,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作为国内首家将“光伏渔业”项目规模化落地的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其全资子公司通威新能源总经理姜天齐接受了国际能源网记者专访,向记者阐述了通威新能源“365”渔光一体发展模式,以及该模式能够在时代的大浪中远航的必然之处。

图片1

通威新能源总经理姜天齐接受国际能源网记者采访

“365”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三类鱼混养,六大核心技术,增产50%”。

通威2012年正式启动渔光一体项目,在农业方面,通威从1983年刘汉元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开始,至今已34年的历史,是国内唯一一家农业和光伏齐头并进的企业。据悉,到2015年年底,公司累计销售收入560多亿元。2016年“渔光一体”计划累计装机要达到500MW,目前的布局基本是在华东、华中、华南以及华北的部分地区。

详解“365”核心技术 “互联网+渔光一体”高效实现1+1>2

国际能源网:关于“渔光一体”“365”核心技术,您能具体谈谈吗?

姜天齐:通威“渔光一体”和行业内好多传统渔光项目不太一样,通威叫“渔光一体”,而行业内叫“渔光互补”,“互补”和“一体”虽然在文字上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通威的“渔光一体”绝对是有别与行业传统的“渔光互补”。

我们在做渔光一体之前就探讨“渔”和“光”两者结合起来如何能实现1+1>2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2012年在南京选择了一个实验基地进行实验,一直延续了3年时间。这3年里我们累积了12万多个数据,彻底解决了“渔”和“光”之间生长上的问题,之后通威推出“渔光一体”。后来我们又把“渔光一体”植入了我们自己的“365”核心养殖技术,进而植入了物联网和互联网。所以现在准确的叫“互联网+渔光一体”,这是通威独有的特色。

与传统渔光互补项目相比,通威新能源“渔光一体”优势在哪?

第一,鱼塘上面如果铺设光伏板的话,势必对遮光造成影响。我们发现藻类植物,尤其是水里的有害藻类植物,当光照强度达到3万~13万勒克斯的时候,会疯长,但水里好多有益的藻类植物,当光照强度在8000~13000勒克斯的时候会长得很好。当光伏板遮光达到75%时,恰恰把光照强度降到了3万勒克斯以下,正好抑制有害藻类生长,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彻底改善了水质环境,同时满足鱼类生长所需的水温环境,通常鱼类生长的黄金环境基本是在20~30度之间,25度最好。如果不遮光的话,水温有可能会到30度以上,30度以上对鱼类的生长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用我们国家领导的话说“通威解决了解决有害藻和有益藻的生长问题”.这是通威“365”六大核心技术之一,我们称之为“藻菌调控技术”。

第二,当整个鱼塘布满光伏板的时候,鱼塘内需要打桩,需要精准投喂,传统鱼塘的投饵采用箱式投饵机,投饵的面积大概在170平方左右,而一个传统鱼塘的面积大概在50亩、10亩、5亩左右,我们会发现,在投饵的时候好多鱼会游到投饵的范围争吃抢食,这样的鱼会处于缺氧状态,因为鱼类在生长过程中水里需要增氧,增氧需要达到每升水0.5克氧气,所有鱼在争抢吃食的时候水里的容氧程度只有0.1克,这个时候对鱼是非常不利的。此时我们发明了“风速投饵机”投饵的面积可达1000多平方,无论远近的鱼都可以有吃食,而且是在不缺氧的环境下悠闲地进食大大有利于鱼类生长,这在“365”六大技术中叫“精准投喂组合”。

光伏

[pagebreak]

第三,光伏板在遮光之后如何解决增氧问题。我们采用“立体式混合增氧”,水底有微孔增氧机可以增氧,水中间安装有浪机增氧,水上设有水车,从而实现立体增氧使水里的环境基本达到每升水0.5克氧气,在六大核心技术这叫“均衡增氧技术”。

第四,鱼塘如果长期不清洁,内部水质环境非常差,鱼很容易死亡。传统鱼塘养殖基本一年晒一次塘,更有甚者两三年晒一次塘,整个底部的污染不能及时有效排除,基于此种考虑,我们发明了“底排污”的技术。通威的“渔光一体”鱼塘是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上面不铺设光伏板,属于捕捞区、集中增氧区和捕饵区,也是底排污的区域所在。为了排放鱼塘底部的污水污泥,深水区底部安放管道,管道会延伸至占鱼塘面积5%湿地,且湿地的标高低于鱼塘,同时在底排污处会设两个闸门。排污时只要把管子一抽就可以把底部的脏东西全部冲走,冲到湿地里面。而排出的污泥会在湿地里降级氧化,净化后再回抽回鱼塘,将底下的固体排泄物晾干,成为有机肥料。剩下的水会在水上种菜,用有机肥料施肥,我们称为“鱼菜共生世界”,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产业链,达到零污染零排放,这就是我们核心的“底排污技术”。

第五,降低和防疫鱼类生病率。我们会先将水电离,水是氢二氧,电离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往里加氯化钠,充分结合后会变成四氯酸钠和臭氧,可以有效杀菌,防止鱼类生病,这是六大核心技术的“电化水技术”。

第六,通威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养殖的企业。所有的鱼塘埋有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监测水温环境,水质环境,容氧环境,然后通过探头,传感器传递到后端处理平台,再通过互联网发送至手机APP终端,通过手机软件实现投饵、增氧,这是我们的“智能化养殖技术”。

通威依托水产与光伏产业双重优势,真正实现了“丰收”。

33333_副本

通威新能源展位现场
 

光伏补贴下调 缺地的分布式光伏如何“两腿”走路

相对于西部光伏电站限发、补贴拖欠严重、补贴额度也在下调,我国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则迎利好,不仅度电补贴下降幅度很小,而且门槛相对低,又容易就地消纳。与此同时,各地财政给出的光伏补贴大多用于支持分布式项目。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各地政府政策导向已经向中东部的分布式倾斜,十三五光伏装机65%都是要在中东部,“要解决东部缺地面资源的问题,只有分布式和光伏农业两条路,而通威正在顺应这个趋势,“渔光一体”能产生多种经济效应,而且能达到最大的结合和放大效果。”姜天齐告诉记者。

国际能源网:当前光伏补贴不断下调,分布式光伏已经走向主流方向,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通威有什么影响?

姜天齐:补贴下调对投资企业来说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完全可以克服。那如何克服呢?首先,补贴下调的同时,系统造价及系统成本也在下降,是一比十的杠杆。以地面电站为例,2011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光伏电站时一瓦投资成本是30元左右,2014年一瓦的投资成本在8元到8.5元之间,发展到今天系统造价的成本基本在7元左右。其次,虽然分布式发展如火如荼,但每年面临一个很窘迫的环境就是完不成任务,尤其是分布式屋顶电站,屋顶产权不清晰是分布式的硬伤,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导致很多金融机构对分布式贷款不积极,而且中东部分布式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缺地,没地但是鱼塘很多,要解决东部缺地面资源的问题,只有分布式和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相结合,而通威正在顺应这个趋势,做了34年水产,10年光伏,我们有光伏的积累,也有水产养殖的积累,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并全力以赴做“渔光一体”。未来三到五年,我们至少要规划3~5GW左右的装机容量。

光伏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