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积极迈入种植能源新时代

日期:2015-03-10    来源:人民日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15
03/10
08: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种植能源 风能 太阳能



阳光凯迪万吨级非粮生物质燃油示范厂
 



阳光凯迪生物质发电厂

种植能源新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化石经济模式下的工业文明已经引发严重的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金融危机、政治危机以及社会危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数千万年甚至亿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实物形态的化学能存储于木质素、半木质素、碳纤维素、微藻以及间接转化的动物脂肪中。随着漫长的时间演变,动植物体中大量的“碳”被封存在地表以下百米乃至千米深处,其间经过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即“化石能源”。碳的燃烧与转化实现了工业文明,人类的工业化进程被深深烙上了碳的足迹,然而,过度开采与使用化石能源,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要破解这一难题唯有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化石能源替代。

风能、太阳能等可生产一到两种能源商品,可对缓解化石能源危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人类使用的能源商品主要有电能、热能、燃气和燃油等4种,生物质能源则可实现4种能源商品全覆盖,开发潜力巨大。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可产生约2000亿吨生物量,相当于990亿吨标准煤,而2014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约合130亿吨标准煤。由此可见,生物质能源完全可承担起化石能源替代的责任与使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标志着人类将进入种植能源新时代。人类只要保持亲近和敬赖大自然的天性,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低碳资源,可持续发展必然实现。

种植能源新时代,需要科技、资本和管理驱动

种植能源产业需要科技、资本和管理“上山下乡”,在这三要素驱动下,将诞生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种植能源产业需要科学规划。我国有林地及宜林地的土地资源丰富,将这些可开发的土地资源上升到保障我国政治、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同时在此基础上实施资源的培育与多功能体系建设,才能实现林业低碳资源的高效开发、管理与使用,在中国本土完成“自主、安全、稳定”的能源体系建设。

能源作物种植需要科技创新作为支撑。通过能源作物物种选育培优可实现作物单产大幅提升,在能源草培育方面,美国已取得惊人成果,一亩地每年可生产24吨鲜草,相当于4.6吨动力煤;而我国相关农林科研机构培育的能源草一亩地每年可产12吨鲜草,相当于2.3吨动力煤,尽管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但成果也非常喜人。我国在种植能源领域应全力推进种植、抚育、管护、采收、粉碎、储运产业链上的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降低过程损耗,提高能源效率,以推动林业现代化和新型装备制造业升级。

生物质原料转化为能源商品需要科技创新推动。目前我国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和生物酶方法制取酒精及甲烷燃气领域技术已经成熟,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热化学与费托合成技术领域,我国于2013年1月已建成并投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条万吨级非粮燃油商业化示范生产线,可利用农林业废弃物生产高品质高清洁生物质航空煤油、汽油和柴油,并且该工厂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已得到检验,油品标准创新国际最高水准,该项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60万吨/年大型商业化生产线的各项工程转化工作已完成,预计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对此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程津培院士说:“我国自主创新非粮生物质燃油技术的成功,不仅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将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种植能源产业需要“绿色金融”支持。种植能源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绿色金融、责任金融推动资本“上山下乡”支持其发展,同时从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评价模型。只有评价标准科学公平,新兴产业才能得到金融资源的支持,才能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

种植能源产业需要现代化管理。我国林业资源潜力巨大,其产出能力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则平均每亩活立木蓄积量可达到目前的6倍。世界上已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法治环境下,将林业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有机结合进行市场化运作,可完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已有政策鼓励支持林地流转工作,通过林地流转的市场化改变传统的经营管护模式,实现林业的集约化与现代化经营管理。但目前,分山到户与分田到户的模式完全相同,经营分散,存在难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与现代化管理的问题,这是一项巨大挑战。所以,国家应加大立法力度,优化产业发展法治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创新一种“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新型产权关系,更好地迎接这一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种植能源新时代,具有“一石三鸟”之功效

种植能源新时代,将会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一石三鸟”之功效。

种植能源的生态效益。我国尚有宜林地约40亿亩,若用以种植能源林、能源草,则可在增加国土绿化面积的同时,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我国有林地约45亿亩,若每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则我国林业吸碳、固碳能力将会提升6倍以上,在增加森林财富的同时,能有效应对气候变暖,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富裕中国的梦想便能因此实现。

种植能源的社会效益。我国拥有18亿亩耕地,可确保13亿人吃饭的粮食安全,更为可喜的是,还有85亿亩有林地和宜林地,每年可产出约50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能源,可确保我国工业“粮食”安全。这一新兴产业可带动近一亿人就业,每年转移支付给他们的利益将超过6万亿元,同时可吸引广大农村青年从城市返乡,从事种植能源产业相关工作,破解我国农村劳动力面临断层的严峻社会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极大地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广大基层百姓最大限度地分享发展成果,实现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种植能源的经济效益。重化工产业占比过高的产业结构和“两头在外”的市场形势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境。我国是能源净进口国,原油进口量已突破60%,且进口天然气比重在逐年递增,这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事实上,这一市场空间可完全留给我国种植能源产业,若将购买进口资源的资金投向我国农村山地,可使我国GDP实现10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的增量,对我国经济转型起到强大支撑作用。种植能源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可同时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因此强烈建议国家将这一新兴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重大专项来支持。对此,中国两院院士石元春曾强烈呼吁:“发展生物质能源要像当年搞‘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粮食安全’工程一样,打一场绝地翻身战。”

种植能源新时代,将会加快能源革命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讲话中指出:“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种植能源将会引发能源原料来源的一场革命。化石能源时代挖煤、采油、抽气的方式使得有限的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随着选育培优基因工程科研成果的应用,能源作物每亩单产会越来越高,人类将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种植能源会引发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同化石能源相比,利用生物质原料生产能源商品的工艺技术路线有多种,不仅可像化石能源的生产加工一样使用物理化学方法,也可使用生物化学方法,其创新内生动力更强,要求更高,需要一系列科技创新来提升从原料到能源商品的转化效率。

种植能源会引发能源管理体制机制和消费领域革命。种植能源实现了生产原料来源和商品消费的双重属地化,实现了能源商品的绿色低碳消费,具有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特点,是典型的分布式能源,其分散式运营与管理模式将推动我国能源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革命。

种植能源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及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种植能源几乎涵盖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所有内容,积极迈入种植能源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在抢抓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积极推进种植能源将使我国有效摆脱化石经济陷阱,坚定迈向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文明社会。

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阵痛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国家迫切希望看到一个能自主创新又能带动全局性发展的新兴产业出现。种植能源产业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诞生,它可承担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责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种植能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主战场的核心战役,相信打赢这一战役就会赢得第三次工业革命全局性胜利的主动权。

迈入种植能源新时代,我国已具备众多优势,其中两点最为突出: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快办事、办成事;其次我国尚有7亿多农民,他们还保持着勤劳的习性。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我国县域经济是确保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必然选择,种植能源产业将会推动我国县域经济走向低碳循环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

在种植能源产业推动下,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一条中国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带领他们从农业文明社会直接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再重复走不可持续的工业文明发展道路,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生态文明社会里走向消除贫困、实现富裕;消除愚昧、享受文明;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的新纪元!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