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浙江官方曾力图拯救水变油富豪

日期:2008-07-30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08
07/30
08: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浙江 水变油 富豪

    “沉浮”陈金义

    陈金义曾经这样说过:“百米赛跑我是冠军,一千米赛我落后了,但是一万米跑我是开着奔驰参加比赛的,谁能跑得过我?”

    这位前福布斯富豪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以此憧憬自己的第三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做贸易,第二次创业进入食品饮料业打自己的品牌,第三次创业则是跨进能源行业做“水变油”项目。

    因此,他曾经梦想“像可口可乐一样掌握核心配方,不断输出技术和配方,在全球建立各种金义乳化燃油的生产基地”。然而,不曾预料,正是这样的“奔驰车”让他遭遇重创。

    有传言称“神秘失踪”的陈金义已经在四川“出家”。不过,与陈金义昔日关系密切的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尽管陈金义身负巨债,但目前还是“较为乐观”。“(陈金义)没有出家,正在修身养性,并准备搞一个新项目,静待下一个机会的出现。”

    然而,陈金义在200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35位以后,一直在尝试研究新项目、思考转型,但遗憾的是,几乎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陈金义往事

    诚如他的比喻,陈金义的创业历程,确如不断地奔跑,只是在奔跑的过程中,陈金义时而超前,时而落后。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陈金义怀揣500元起家做起蜂蜜生意,风餐露宿,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

    1992年,陈金义第一时间大胆进入中国股市,靠原始股掘金5000万元,成为第一批股市赢家,人称“陈千万”。

    同年,陈金义用145万元收购了上海六家店铺,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一时震惊上海滩,“陈金义现象”当年轰动全国。

    1993年,陈金义投资进入饮料行业,生产出与娃哈哈叫板的“金义果奶”,后又生产“金义矿泉水”,畅销市场。

    这一年,陈金义组建金义集团,该集团净资产超过5亿元,员工近3000人;其下属公司金义食品生产的产品有纯净水、牛奶、乳酸饮料和果冻等,是当时市场的绝对先入者,10年前,这些产品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2.1亿元。但冲动的陈金义,并没有在这一领域深耕,从而确立自己的领头羊地位。

    1997年,陈金义投资1500余万元,在三峡库区接收兼并了重庆涪陵市5家集体企业,组建产销饮料的浙江金义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但几年之后,企业关闭。

    1998年,陈金义强硬地勒令其大哥退职,二哥退休,三哥“连降三级”,就连他的妻子,也同样被逼到了二线。陈金义表示要打破家族制经济、家长制管理,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2001年5月,金义集团携3亿元北上黑龙江,重组隶属黑河市政府的五大连池矿泉水集团,改为黑龙江金义五大连池矿泉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的陈金义宣称将立志成为中国的“水王”。

    陈金义对旅游休闲产业也有投入,早在2000年,金义组建浙江金义集团新天地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巨资兴建桐庐县琴溪香谷景点,后又投资5000万元购买富阳市富春桃源景区40年经营权。

    陈金义还曾经投资过酒店、中文搜索引擎、高速公路、制药厂、水电站等项目,这些多元化的项目或有斩获,但最后大多数项目是不了了之。

    2003年3月,陈金义在新加坡借壳上市,也就在这一年,他决定主业转型,并停止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全力主攻重油乳化。

     曲折“重型化”

    然而,从一开始,陈金义对“水变油”义无反顾的投入就暗含着一系列悲壮。

    “水变油”的提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哈尔滨的一个司机声称发明一种能将水变油的“水基燃料”,短短几年,先后有300多家企业介入这一项目,而这个名叫王洪成的人也因此大赚3亿元。

    后来的事实证明,“水变油”是一场骗局,1998年,王洪成也因此入狱十年。此后数年,“水变油”的不同版本仍不断在国内出现。

    然而,当时陈金义却对“水变油”这一产品产生了兴趣。2005年底,陈金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在2002年左右的时候就觉得消费品领域是一些极度竞争的行业,经营起来味同嚼蜡——门槛极低,前期积累的优势在更雄厚的外资面前丧失殆尽,每年都有打不完的价格战、广告战和经销商战。

    陈金义当时认为,所有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的领域都已经荆棘丛生,而真正还能产生利润的是那些监管严格、开放不彻底的垄断行业——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等,而能源则是重中之重。

    2002年下半年,陈金义遇到了武汉中科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专家王先伦,他研究的技术似乎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克服前面所有的问题,这让陈金义看到了希望,一个有资本,一个有技术,共同的愿望使得两人最终达成了合作。

    陈金义和王先伦合作的浙江金伦晓霖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陈金义的能源产业运作平台。2004年,海盐基地投产,但这只是巨大投入的开始,根据陈金义的预期,金义集团不久还将在浙江台州市玉环县兴建一座年产720万吨的生产基地。

    政府部门对“金伦油”进行质量、安全和环保等一系列审查和检测后,2004年9月9日,可替代柴油、煤油、重油,在柴油发动机中使用的新型燃料油“金伦油”正式下线。

    2005年底,浙江省经贸委、浙江省环保局联合浙江金义集团高调宣称,由浙江金义集团经过三年研发的最新成果——“乳化燃油”终获成功,当年,陈金义被评为“浙江年度经济人物”,由此陈金义个人生涯达到巅峰。

    败走“水变油”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在不久之后出现变局。

    2006年7月,陈金义突然被曝欠债3000多万元。当时,陈金义向本报记者解释他暂时无法还债的理由时称,公司正进行“乳化油”的科研项目需要资金投入,“近年长时间高投入、几无产出的状况,使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

    随后,浙江官方展开了对陈金义的“拯救”,陈金义当时也对本报记者抛出了他未来几年的还款计划,由此他的境况似乎又峰回路转。

    但时隔两年后,陈金义再度成为焦点——同样是因其倾所有家当投资曾引起广泛质疑的“水变油”项目,唯一不同的是,该项目已经彻底停止,陈金义也神秘失踪。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陈金义的出走,与他背负的重大债务有关。“债务的缘起,则是‘水变油’项目。”知情人士胡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陈金义赖以东山再起的“水变油”项目基地被查封,他彻底丧失了还债的资本。

   官方的力挺曾令陈金义信心倍增。在2005年底,陈金义乳化油产品两条生产线的年产量达到3万吨,在市场方面,当时金义集团已与嘉兴中石油有限公司签署了乳化燃料包销协议,并和杭州联合肉类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了购销协议,但其具体销售情况不得而知。

    “好景不长,在去年年底,陈金义的乳化油项目基地完全停止运作,现在连厂房也被司法机关查封,面临清算。”胡先生说,与合作方的协议已经终止。

    杭州联合肉类集团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证实,“用了差不多有两年,效果的确不错,但由于海盐的基地被查封,没有了持续货源,双方的合同也就此结束。”

    “由此,陈金义的‘水变油’告一段落,至于能否再次崛起,就不得而知了。”胡先生说。

     然而,5年来,几乎同时起步、一度和陈金义一起被称为浙江食品饮料行业的“三驾马车”的宗庆后、王均瑶(已故)则快速崛起——其中,娃哈哈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作者:宗新建)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