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经济已进入综合拐点 发改委称局面十分严峻复杂

日期:2008-07-31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能源资讯中心

2008
07/31
07: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拐点 发改委

    据本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司局级官员处获悉,为期2天的国家发改委“31期发展改革工作研究班”于29日结束。其中,判断未来经济形势,定调调控方向是此次会议重点内容。就此话题,来自31个省市的上百位地方发改委官员进行了2天的集中讨论。

    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宏调措施进行了主旨发言。在27页发言内容中,张平全面分析了目前经济形势、面临的风险,并从发改委职能角度,提出了下一步宏调思路和具体措施。

    面对当前宏观形势,发改委称“局面还十分严峻复杂”。而据上述参加该会议的发改委官员分析,发改委的“调控”单中有两处重要看点——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和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升级。前者作为常规宏调手段,将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多作用,后者则是从“大宏观”角度,从根源上解决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问题。

   投资向五大领域倾斜

    经过学界各方讨论和官方密集调研后,下一步宏调“主流词”达成共识,即财政政策将更加“有所作为”。对此国家发改委的理解是,“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有保有压”。

    据上述国家发改委司局级官员透露,“保”的序列里有:“三农”、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社会事业。也就是说,政府投资将向这五方面倾斜。

    “总量不会出现大变化,而是结构性投资倾斜。”上述发改委官员表示,财政“有所作为”的前提是结构性调整。

    该人士分析,“三农”作为位列首位的倾斜重点,不仅在于统筹城乡的意义,更在于以粮食价格危机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问题,成为此轮宏观经济运行中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国家发改委下半年着手要做的是扶持和补贴,如对粮食、油料、生猪等种植大县加大扶持力度,并出台扶持今年秋冬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油菜良种补贴。

    除直接补贴,完善粮食收购政策也在措施之列。如扩大国家稻谷储备规模、对玉米等实施专项收购措施等。

    相比直补等支农措施,财政倾农也体现在,加强水利水库、农村水、电、路等生产、生活建设上。

    除“三农”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技术推广、自主创新、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等领域,是政府投资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

   “中国宏调要重视‘社会起点’,社会服务体系普遍化是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许正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投向的重要领域应放在‘民生’领域。

    “防止经济出现下滑,政府的投资可以作为重要角色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从历史看,政府投资应对短期内波动是有效的措施。

“警防体制复归,政府投资扩张不宜过大。”对于发改委开出的“财政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的宏调“药方”,张晓晶提醒,投资要都引入市场化机制,如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而不能回归到政府直接投资的旧路。

    “不是没有资本,是设定了门槛不让进来。”张称,政府在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中的角色应该落脚在政策、规范制定,而不是直接投资具体项目。

    在“保”之外,“有压”的范围也不能放松。“严控‘两高’行业新上扩能项目。”张平在会上的发言中表示,包括防止煤化工等产业盲目布局和违规建设。

    而停止新上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也被列为“压”的领域。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