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日本:向世界推销节能技术

日期:2008-07-07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马亭·法克勒

能源资讯中心

2008
07/07
07: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日本 世界 节能技术

    日本熊谷,在日本集团太平洋水泥 (Taiheiyo Cement)工厂,火炉高耸,传送带铿锵作响,输送碎石。该厂看起来更像工业革命的遗迹,而不是一个先进的现代节省能源的典范。该水泥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利用其废热发电,供生产使用,化废为宝,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买电数量。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的工程师纷纷前来,学习和研究其节能设计。

  这个工厂只是全日本一心一意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的缩影。该决心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坚持推行一系列节能政策,使得一次能源消费与GDP比例已经是世界上最低值,过去30年日本能源消费中能效提高了30%。日本政府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增加能效。

  现在,随着石油价格达到令人炫目的水平和世界与全球气候变暖作斗争,日本希望利用良好的节能记录,在应对紧迫的全球性议题——全球变暖中起领导作用。在正在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日本试图为出口节省电能技术作出努力,他们希望号召美国总统布什和其他领导人扩大海上钻探,遏制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应对全球变暖

  “先进的技术和避免浪费的精神,让日本成为世界上最节省能源的典范。”日本首相福田康夫(Yasuo Fukuda)在一次会议中声称,日本要“走向世界,贡献世界”。

  日方将在八大工业国高峰会谈上把全球变暖的对策作为主要议题。福田康夫已促请八国集团的领导人采取量化目标,探讨遏止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途径。这是条约谈判的重点,目的在于2009年底达成一个新的全球协议。因为有能源和气候专家称,现存协定,即始于1992年的气候条约和将于2012年届满的《京都议定书》(the Kyoto Protocol),都未见多少成功。

  日本是世界上最节约能源的发达国家。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之后,该国迫使自己通过政府制定能源利用率的目标及征收对石油的高额税,来节约能源。能源专家们还达成全国的共识,号召减少能源的消耗。

  节能工业革命

  “日本在几十年前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汽油每加仑4美元的局势,这样,在高能源成本的新纪元,将会比其他国家有更好的应对。”节能中心的十本久数(Hisakazu Tsujimoto)说。该中心是政府研究所,旨在研究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据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统计,2005年,在每美元价值的经济活动中,日本消耗了欧洲联盟或美国一半的能源,中国和印度的八分之一。该国以绿色产品著称,如混合动力汽车。然而,其节省能源的收益大都不在令人瞩目的领域,例如,制造业领域。

  根据经济部的数据,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本公司已设法保持其整体的年度能源消耗不变,相当于一个多亿桶石油。甚至在70年代和80年代,该国在经济欣欣向荣、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了一倍的情况下,能源消耗量仍然保持这个水平。

  日本在能源效率利用方面的步伐在重工业更是可见一斑,像钢铁,是国家最大的能源消耗者。据日本钢铁联合会(Japan Iron and Steel Federation.)统计,从1972年至2006年,日本钢铁业大约投资了450亿美元研发节能技术。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东京湾、隶属日本第二大钢铁企业JFE钢铁的京滨厂,庞大的钢管道如蛇蜿蜒于高炉和周围建筑物上。这些钢管道捕获热量和曾经释放到空气中或燃烧掉的气体。现在,这些气体和热量被用来发电,能够提供本厂90%的耗电量(该厂的主要燃料仍然是煤,用于加热其庞大的高炉)。

  JFE钢铁气候变化政策组的领导人饭野义继(Yoshitsugu Iino)指出,这种创新使该厂生产一吨的钢,和30年前相比,少用35%的能源。据他估算,如果全球钢铁行业都采用日本的节能措施,每年全球的碳排放量大约可以减少3亿吨。

  减排工程任重道远

  但是,气候科学家指出,尽管日本企业能源利用率提高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人类活动造成的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却增长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继续依赖煤炭作为燃料。美国航天局(NASA)的气象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E. Hansen)给福田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寻求更大程度上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

  在此次八国集团峰会上,日本计划倡导一个提案,使其节约能源的水平成为全球产业的新标准。

  现在,日本政府正在推动一项倡议,把日本节能的水平定为全球产业节约能源的目标。福田首相提出了日方的提案,即按产业业别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分业种方法”(sector-based approach),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意味着为某一行业的所有公司制定了同样的量化目标,不管公司所处的位置。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限制,为每个国家设立减排目标。

  “分业种方法”已为日本产业群体所接受,并且认为,他们高水平的能源利用效率应该成为全球标准。这也将给予日本公司更多的机会向世界各地出售自己的节能技术和技能,实现广阔的商业化价值。

  布什政府侧重于和日本及其他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共同寻求遏止排放温室气体的方法,但仍然反对强制性的限制。

  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在熊谷的水泥厂利用废热发电。他们早在1979年就开始研发该项技术。但是,相对于能源价格低的海外国家来说,该厂研制的废热发电设备太昂贵了。然而,三年前,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海外订单开始蜂拥而至。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成功售出64套设备,主要是通过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迫不及待地拥抱这些节能技术。” 川崎成套设备工程公司(Kawasaki Plant Systems)水泥废热发电部门的负责人桥田胜司(Katsushi Sorida) 说:“现在,世界其他地区也不甘落后了。”   

      马亭·法克勒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