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国际能源要闻

伊拉克八大油气田全球招标 西方巨头获短期合同

日期:2008-07-02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上海证券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08
07/02
07: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伊拉克 油气田 全球招标 西方巨头

    伊拉克昨日宣布,将面向全球招标,允许外国石油公司在6个油田和2个气田从事开采活动,以提高全国石油产量。同时,伊拉克还宣布,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的5大石油巨头中得"头彩",获得第一批5个短期油田服务合同。

    而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曝料说,伊拉克政府起草这5份短期石油合同时得到美国政府顾问的"悉心指导"。

    招标日期截至明年3月

   伊石油部长沙赫里斯塔尼6月30日在首都巴格达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向外国公司开放投标的油田和气田名单。这6个油田分别是:巴士拉省鲁迈拉油田、基尔库克省基尔库克油田、基尔库克省巴伊哈桑油田、巴士拉省祖拜尔油田、米桑省米桑油田和巴士拉省西古尔纳油田。目前,这些油田均已正式投产。

    沙赫里斯塔尼还表示,伊拉克将开放其西部的阿卡兹气田和东部的阿卡兹气田两大气田公开招标,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

    沙赫里斯塔尼说,外国公司可获得上述油田、气田的长期合同。已有41家外国公司获准竞标。此次招标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3月,而初步合同将在明年6月签订。

    西方巨头获短期合同

    除此之外,伊石油部官员说,石油部与西方5大石油巨头的5份短期服务合同已结束谈判,另有一份短期合同仍在谈判中。这5大巨头分别是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和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将与英荷壳牌合作完成合同。

    这些短期合同每份价值5亿美元,将于下月签署,旨在把世界第三大石油储备国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在短期内提高至日均300万桶,接近伊战争之前的水平。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是它的主要收入来源,伊拉克石油部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将石油产量提高至每天450万桶。

    这些合同将为这5大巨头打开伊拉克石油的"门户"。伊石油部发言人阿西姆·吉哈德告诉法新社记者,伊议会通过石油法后,各国公司将获准竞标伊石油开采权,与伊政府先期签署服务合同的石油巨头届时可以优先竞标。

    证实美政府直接介入

    在伊政府宣布将允许外国公司竞标油气田前夕,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曝料说,美国政府的律师和顾问曾为伊政府草拟与5大石油巨头的短期合同提供详细指导,涵盖合同样本和条款细节等。这是美国政府直接介入伊拉克油田商业开发的行为首次获得证实。

    这名国务院官员告诉《纽约时报》记者,美方的建议并不具有约束力,有时伊石油部官员也对他们的建议置若罔闻,"他们不必非得采纳我方建议"。

    他声称,美方顾问没有替西方石油巨头游说,只是把伊石油部当作客户,"我不认为这有何利益冲突"。不过,《纽约时报》指出,这次在伊拉克中得"头彩"的企业仅限于西方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虽有在伊拉克采油和提供培训的经验,但仍在翘首企盼伊政府垂青。

    报道说,美方顾问分别来自美国务院、商务部、能源部、内政部和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咨询公司"国际经营公司"。他们称,伊石油部相当有必要接受咨询服务,因为与伊其他政府部门类似,石油部也面临人才流失,缺乏起草合同的律师等问题。

    "他们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再未与跨国公司谈判过,"曝料的那名国务院官员说。

    伊战动机再次遭质疑

    美国政府一直否认试图影响伊拉克政府在油田商业开发方面做的决定。白宫发言人达娜·佩里诺先前说:"伊拉克是主权国家,它可根据自身开发石油资源的意愿和想法自行做决定。"然而,美国政府人员"指导"伊政府起草合同的做法仍然引发对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动机的质疑。

    "我们假装伊战并非冲着石油而去,可我们在不断证实,石油才是伊战的目的,"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弗雷德里克·巴顿说,"我们边谈论伊拉克主权等问题,边干涉伊拉克主权,这使我们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西方石油巨头与伊石油部的短期合同同样引起民主党议员的担忧。3名民主党联邦参议员上周致信国务院,要求把合同签署日期推迟到伊议会通过石油法之后。他们在信中说,这些合同将使伊拉克政治局势恶化,同时置驻伊美军士兵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