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低碳经济

中国不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对外援助力度

日期:2013-04-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整理

能源资讯中心

2013
04/12
09:20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气候 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 风能 太阳能

  国际能源网讯: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的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沉重压力。遏制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保卫地球家园,应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需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同心协力,加强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鼓励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在减缓气候变化、提高适应能力等领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与此同时,作为国际大家庭的成员,中国政府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不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对外援助力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分享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和绿色经济发展经验,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此,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多边场合,宣布了一系列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对外援助举措,承诺在农业、医疗、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提供安全饮用水、人力资源开发、气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森林保护与管理等领域,与有关发展中国家开展广泛的务实合作,重点在应对气候变化基础项目建设、技术推广、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产品技术推广应用、人员培训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加强对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非洲国家的防灾减灾援助,帮助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中国政府一向重信守诺。中国商务部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归口管理部门,积极将应对气候变化列为对外援助的一项重点领域,全面推进落实中国政府对外宣布的相关援助举措,通过提供物资、援建项目、开展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方式,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防涝抗旱、水资源利用管理、森林可持续发展、粮食种植、水土保持、气象信息服务以及疾病防治等领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提供物资方面。中国政府向近100个受援国援助了800多批物资,涉及风能太阳能发电及照明设备、移动电源、沼气设备、吸污垃圾车、排水灌溉设施等。目前,中国商务部正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新一轮援助举措框架下,与非洲有关国家研究确定气象服务和森林保护领域的具体援助方案。为支持非洲国家提高气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和加强森林保护管理,中方将建设和提供自动气象观测站、高空观测雷达站、林业苗圃育苗和森林保护设备等作为援助重点。

  在建设项目方面。中国政府为17个亚洲和非洲国家援建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马拉维、安哥拉、刚果(金)、马里、毛里塔尼亚、赤道几内亚和中非等7个国家的农业示范中心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当中。已建成的农业示范中心项目,中方通过派遣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为非洲当地掌握农业生产适用技术、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牧、渔业产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医疗卫生领域,30所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已援助到位,帮助受援国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疾病防治能力。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为受援国援建了130多个项目,主要包括中小型水电站、风力发电站和农用沼气。这些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受援国的环境保护,缓解了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用电不足的困难。

  在技术合作方面。中国在43个受援国实施了47个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合作项目,包括派遣农业技术组、高级农业专家组和水电站技术工作组等。目前,有31个中国农业技术组正在受援国开展工作,有60支中国医疗队共1300多名医生分布在亚非拉57个国家。

  在人员培训方面。2006年至今,中国针对发展中国家共举办了134期应对气候变化培训班,培训各类官员和技术人员近4000名,培训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利用技术、小水电技术、林业管理和防沙治沙培训,以及清洁能源官员研修、应对气候变化官员研修等。、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农业灌溉、防灾减灾、森林资源保护和医疗卫生等。许多受训人员回国后成为业务骨干,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应对气候变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历史上,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少,人均排放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但是却承担着大量的转移排放。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和技术能力不足。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到2030年,预计发展中国家每年所需要的适应气候变化资金约为750亿美元,促进减排资金4000亿美元。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各国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义不容辞的共同任务和责任。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基础上,我们呼吁发达国家承担起更多的援助责任,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援助。同时,我们也支持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外部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加强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比较低,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今后在加快国内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一如既往地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中国商务部将进一步推进落实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非合作论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等多边场合宣布的对外援助举措,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并结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继续做好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工作。重点加强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依托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深化农业生产领域技术合作,大力推广农业抗旱节水、极端天气预测预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适用技术,同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更多优秀的应对气候变化人才。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任务,我们愿同各国业界一道,以发展援助为平台,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而努力工作。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