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丁华杰:国际新能源合作需看各方政府反应

日期:2012-08-10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本站整理

能源资讯中心

2012
08/10
09: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收购美国著名汽车电池制造商百分之八十股份,在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且这家电池制造商在拥有巨额政府补贴仍旧入不敷出的情况,这种并购能否成功以及并购成功之后能否受益都在考验着参与方的智慧和勇气。

  一、新能源多方博弈路漫长,投资需要眼光和勇气

  Automotive News消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万象集团计划控股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该公司曾在2009年获得奥巴马政府2.49亿美元的绿色技术补贴。A123公司称,中国万象计划投资4.5亿美元到A123系统公司,持有该公司80%的股份。A123报告第2季度亏损8290万美元,即每股56美分,去年第2季度公司亏损5540万美元,每股摊薄为44美分。万象的投资中包括过桥贷款及买入A123高管持有的可转换股及担保。A123称两家公司已经签订了非绑定备忘录,预计不久将签订正式协议。任何购并协议都还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监管和批准。A123上月警告称公司现金只够维持4-5个月的运营。A123于2009年上市融得3.78亿美元前,曾获得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2009年,公司还获得了奥巴马政府2.4亿美元的电动驱动电池和零部件制造补贴。万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非国有企业之一,年运营额达130亿美元,在杭州设立有电动车子公司,在美国芝加哥郊外也设立有子公司,母公司是大型汽车零件供应商。A123是宝马和美国新公司Fisker汽车的电池供应商,还准备向通用汽车即将推出的雪佛兰Spark电动车提供电池。Fisker和通用汽车都拒绝对此购并交易进行评论。备忘录要求万象提供首期2500万美元的贷款,另外5000万美元的交易完成时支付。万象还将买入价值2亿美元的高管手中持有的可转换股,并投入1.75亿美元对过桥贷款和购买可转换股提供担保。在第2季度报表发布电话会议上,A123首席执行官David Vieau称与万象的协议"是巩固战略性协议的第一步,我们相信这一协议不仅能为A123提供财务稳定性,保证我们的持续成长,还将使我们与汽车和清洁技术行业最大最成功的全球品牌结成联盟……我们预计与万象的战略协议将帮助我们加强在全球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万象首席执行官鲁伟鼎说,长期合作协议将使万象"在A123已经建立的美国市场基础上成长,扩大公司在国内外的能力。"A123称第2季度收入下降53%,为1700万美元。第2季度的资产平衡表上留有现金4770万美元,较第1季度1.131亿美元的余留现金大幅下降。

  又据消息:深圳称撞车事故与比亚迪电动车技术无关。一个由深圳市政府召集的汽车安全专家组上周向媒体宣布:在一起造成3人死亡的电动出租车事故中,比亚迪公司的高压电池组并未爆炸。5月26日,一辆比亚迪公司生产的E6电动出租车被一辆车速达180公里/小时的日产GT-R跑车追尾,碰撞后,出租车偏离方向,撞向行道树并起火,驾驶员和两名乘客在事故中死亡。比亚迪总部所在地深圳市政府组织了由13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起火原因展开调查。经过2个月的调查,专家委员会称3人死于轿车碰撞引起的伤害,而非后来的火灾。轿车起火是由于碰撞导致部分低压电池短路,但高压电池组并未爆炸。专家委员会的结论是:出租车的设计无安全缺陷。巴菲特拥有部分股权的比亚迪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生产E6电动车、F3DM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K9电动客车。

  华杰点评:昨天在微薄上看到一个朋友发布的万象要收购A123的消息有点小惊奇,不知道读者朋友对这家A123电池供应商是否熟悉,在之前笔者对这家公司的一些状况进行过两次介绍,也多次去这家公司举办的一些产品展览上进行了观摩,目前来看这家公司算是比较成功的,正如报道中所言,他是很多家著名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并且其技术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其它同行企业。当然这样的企业如果经营出现了问题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反思这个行业怎么样?如果行业无碍的话,那么并购这个企业对于并购方来说却是是占据未来核心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

  1、电池制造商"经营不善"更多地是一种新能源的危机信号

  新能源汽车的叫好不叫座,历来本行业内多次提起,但是大家却忽略了另外的一个事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的情况怎么样?报道称A123称第2季度收入下降53%,为1700万美元。第2季度的资产平衡表上留有现金4770万美元,较第1季度1.131亿美元的余留现金大幅下降。其实隐藏在背后的信息不为人所知,这家公司去年了拿了十几笔大订单,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著名汽车企业在内,这种业绩在整个汽车电池供应商领域应该是最好的成绩,就在这样的一个成绩下,还经营的如此勉强,那么其它的电池供应商怎么活下去呢?世界范围内对在针对新能源汽车做努力,无论是制造商本身、政府或者行业内各个阶层,甚至报道中提到的世界股神巴菲特,这个在通俗意义上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要速燃的趋势,让人费解不已。

[page_break]

 

  但是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已经不新的理念,能否继续走下去,主要的决定因素还不仅仅在于这个行业自身,而是他要取代的传统汽车会怎么样?当然大家都在喊着石油资源是否能够撑过去这些年,是否能够让老百姓支付得起,这些看上去的后话却成了新能源汽车一道道的障碍,汽油的反复升降,牵动着新能源制造商和经销商的每一根神经。今年四月份美国全国范围汽油大幅度涨价,整个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特别是新能源二手车交易上升到一个历史的高度,但是这样也恰恰说明了大家对新能源汽车认可的过程中基于我们付不起油价和付得起的新能源汽车,哪怕只是二手车,因为这个价格和油价的涨幅看上去我自己是受惠者。产品如此,这不是任何一个人、一个行业和一个政府能否决定的。所以说新能源能否受益、能否成长,更多地在于我们能否给予消费者和我们自身最能接受的实惠,如果做到了整个行业马上就会兴起,如果不能,那么抱歉你的成长必然只能存在一个花瓶内,看得见却摸不着。

  2、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和整车厂商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新能源的认知是消费者能否接受的主要原因,要知道第二个报道中对于这家来自于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对于上次事故反复的说明中,我们可以得知这次事件对于该公司的销售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其实之前在杭州有过一起电动车起火事件,在该事件发生后,新能源汽车走向了低谷,此后蓝沃达在测试后一段时间内产生了自燃,使得这个美国最为得意的技术一瞬间走向了冰点,今年的比亚迪发生的撞车后着火事件更是如此。网友在我的页面留言称,不过如何如果你生产的汽车撞了没事情,大家未必放心,但是如果你的汽车撞了之后着火了,你就很难让大家在放心了,如果不放心,你能否做大做强则是这道坎之后的事情。

  但是大家都在纠结这个事情的时候,却忽略了另外一个点,那就是台前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冲击,台后的零部件供应商呢?他们如何生存以及这种生存状态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如何?一个制造业的兴衰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如果这个行业受损的话,整个生产体系的上中下三个链条受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效果。例如日本地震影响的日系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恢复元气,很多人会以为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为什么没有恢复过来?这种各级链条之间的衔接,断了任何一环都不行。所以如果说电池、电机这种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之外,没有牙齿的唇也将不复存在。

  3、合作能否顺利前行还要寄托于各界政治方反应

  新能源牌在各个国家展示其对于环境努力的一张重要的棋子,在欧美这些需要在竞选赢取民众支持的国度尤其重要。所以这种万象收购的行为能否走下去,笔者可以给的结论就是比两庞当年收购萨博还要困难。

  前段时间关注笔者文章的一些朋友可能都会知道,美国两院对于中国汽车、中国制造的方案程度并借此来针对奥巴马政府执政政策进行施压。更有甚者北美汽车重地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的几位议员多次非常露骨地提到"要警惕中国‘偷窃’美国新能源技术",虽然目前来看美国的新能源技术在自己市场以及全球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任何,这种警惕之心是非常严重的。

  现在美国政府对于这家他们引以为荣的电池制造商什么样的态度呢?A123于2009年上市融得3.78亿美元前,曾获得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2009年,公司还获得了奥巴马政府2.4亿美元的电动驱动电池和零部件制造补贴。这家公司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类似,由于当前的行业不善,拿到了政府很多的补贴,从利润上来看没有什么特别的优越之处,但是这个确实美国新能源走向世界,战胜日本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基础。如果这样的并购继续走下去,恐怕在美国掀起"中国偷窃美国新能源技术"这种谬论的不再仅仅这些议员了,可能更多的是一些被这种情况迷糊的人群了。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这是块烫手的山芋,为什么还要收购它呢?大家是否记得当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然后在所有自主汽车陷入了突围无望的绝境下,吉利成了为数不多的自主汽车在技术上和发展上走的游刃有余。其实目前这个收购也就在于此,这家电池制造商拥有了目前新能源领域相对比较成熟的电池核心技术,如果新能源汽车正如官方规划那样有着很好很快速的市场扩展,在十年内达到了五百万辆的数目,那么这正是这个企业最佳的时刻。当然这种事情还存在上述的假设是否成立,就像赌局,还没开盘,压大压小,最终能否胜利还要等开盘了再说。

  二、汽车趣闻: 美国拟将五年扩建四百万电动车充电站

  Autoblog消息: Frost&Sullivan发布报告称到2017年,北美要建立410万个电动车充电站。其中71%的用于家庭充电,称之为level 1,27%用于直流充电,称之为 level 2, 届时可以将私人拥有的电动车辆的87%可以在自己家附近进行充电,通常这些地方他们停车时间大约在10到12小时左右。

  美国媒体对这个数据进行了质疑,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一些数据来看,目前的电动车充电在全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共约4150个还没有投入使用。现在假设三万五千个家庭安装充电站,因为这是差不多蓝沃达、leaf去年销售的电动车数量,所以目前整个北美大概有四万个充电站。这意味从四万到四百一十万仅仅只经历五年的时间。

  华杰点评:暂时不清楚这个四百一十万充电站的计算方法,虽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对于笔者来言这种乐观还需要更为实务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来看,无论中国政府的五百万辆目标,还是北美的四百一十万充电站目标还仅仅是一个目标而已。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