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看能源

“伪电荒”来袭 电力体改待破“真实的谎言”

日期:2012-05-12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马芸菲

能源资讯中心

2012
05/12
07: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 电价 电量

  2011年全国多个省市大面积“电荒”令人记忆犹新。步入2012夏季,“电荒”二字再次通过各大媒体的传播提前“空降”,进入人们的视线。今年2月,某行业协会预测今年最大电力缺口为3000万~4000万千瓦时,这一估计比2011年夏季“电荒”高峰时出现的3000万千瓦的电力供应缺口还要高,“电荒”的具体情况也更为严重。近日,又有媒体相继报道称:“煤价回落缘难阻今夏局部"电荒"”。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通过采访多方专家,均对今年的供电情况作出了科学客观的预测,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张粒子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以目前全国电力供应情况来看,出现大面积"电荒"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的煤炭价格较为温和,大面积"电荒"的情况在今年应该不会出现。”

  2012,“电荒”真的又来了?

  尽管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明确提出了2012年GDP预期增长为7.5%,8年来首次低于8%,电力需求也将明显减少。但自春季以来,关于今年将会出现大面积“电荒”的预测依然此起彼伏。那么今年究竟是否会出现“电荒”?“电荒”对于不同市场主体而言有什么特殊意义?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电荒",不是缺点电就喊"电荒"来了,全年的、全国性的、长期的电力短缺,并且造成了很大的、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叫做电荒。如果是时段性的、季节性的缺电就不应该叫"电荒",这就是正常的缺电,在每个国家、每个区域都有可能发生。”张粒子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张粒子表示,以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情况,能完全满足巅峰时段用电不太现实,因为这需要非常大的装机容量,但这些装机在平时非巅峰时段,它只能是闲置的,是非常不经济的做法。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发电企业亏损,导致他们还没有坚持到用电巅峰时段就退出了市场。所以让发电企业为了相对短暂的巅峰时段的用电大量投资,再分摊到每一度电价里去,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电价不受控制地上涨,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所以一年之中季节性的缺电、某个高峰期几十个小时的缺电非常正常,这种情况不能称之为“电荒”。同时,从今年的电力供应的情况来看,出现大范围“电荒”的可能性非常小。

  林伯强也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依据目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情况,以及目前比较温和的煤炭价格,今年不太可能出现大面积的"电荒",但出现局部性的、季节性的缺电时是可以确定的。相对于短期的缺电,我更担心的是中长期的电力供需问题,从短期来讲,我们的缺电可能都是局部的、用电高峰时期的。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煤电矛盾、电力机制没有得到理顺和解决,电力体制改革不到位,缺电将是中长期的问题。

  为了详细了解各地2012年的电力供应情况,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综合了重庆、广东、浙江、广西、云南等省份负责经济运行的相关部门提供的情况,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国电力供需情况非常平稳,仅个别省份实施了错避峰或有序用电政策,并且已经基本上结束了从去年7月中旬开始的电力供应偏紧的局面。

  既然有多种理由证明今年可能不会出现“电荒”,那么关于今年电力缺口巨大,电荒情况较严重的“声音”来自于何处?相关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每年的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有"电荒",都有人一直在喊。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每年喊"电荒"喊得最厉害的就是某些电力企业。为什么?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纠葛在里面。因为只要一提"电荒",很多工厂、企业、居民甚至是地方政府就开始心慌,就会迫切要求国家进行解决。那么国家就很有可能会加大对大型电力项目的审批,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很多利益链条就这样产生了。当然不是说国家不应该加大电力建设,而是这些钱应该花在刀刃上,应该投入到体制的改革中,让全社会而非部分电力企业受益。”

  单纯加大投资不如加强需求侧管理

  “今年可能不会出现"电荒"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忽视我国存在的缺电的问题。在应对局部的、季节性的、短时间的缺电时,我觉得单纯地加大投资,扩大装机容量还不如加强需求侧管理来促进电力平衡更科学合理,如果供需平衡了,

  自然就不缺电了。电力供需平衡是什么概念?咱们一说需求就是我们的负荷要达到几千万千瓦,从来不考虑价格。但实际上需求是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需要的量。在尖峰时段,如果我们调整价格水平,或者提前发布信息,和企业协商,采取可中断电价的模式,就是少用一度电,政府补贴你一块钱这样的模式,促使企业尽量不用不必要的电。除了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必备用电以及很多大用户用于保障生产安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最基本的用电,这些必须保障的用电外,其他的在尖峰时段的用电应该都是可以进行协商的。只要一部分大用户能够避开尖峰用电,供需很容易就平衡了。对居民也是一样,居民用电事实上很多都消耗在蓄水、蓄热上,像热水器,像鱼缸,很多居民都是整天开着,但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在低谷时段蓄热。所以各地在应对季节性、尖峰时段用电最经济的办法就是采取需求侧管理的措施,像上海就已经实施了峰谷电价,即你在计量表上可以看到自己在什么时段用了多少电。“张粒子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既然需求侧管理如此经济实用,为何难以在全国推行?相关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实施需求侧管理对于电网企业和卖电企业来说,效益是会减少的,他们肯定是很难接受这样的转变。首先推行峰谷电价,作为供电企业定要提供能分出峰谷价格的计量表,光这一项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国外,他们的积极性会比较高,是因为政府在税收等很多财政政策上给予了支持。如果让电网企业在没有配套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去牺牲效益,这在现在肯定是不现实的。”

  对此,张粒子表示:“目前各省市事实上已经推出了一些关于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所以说不是一说缺电就是加大投资,或是单纯地涨电价,这个不仅社会很难接受,对电力市场今后的发展也不利。”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解决缺电问题需要长久的时间

  提起季节性、局部性的缺电,也有人提出质疑: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一直在迅猛地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能如此巨大,大型风电项目那么多,难道缓解不了缺电的现象?

  对此,林伯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可再生能源发电对于我国整个电力供应目前看还是无足轻重的。现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发展的比较快,但在总电量的比重还不到2%,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们把目前全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部停掉,我们一般人是完全感觉不到的。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讨论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来满足供需都是不现实的,它们都还是处于发展阶段,现阶段的供需主要还是得靠火力发电。

  同时,张粒子也表示:“现阶段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力发电都还存在着各自难以突破的问题。比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成本偏高,主要靠国家扶持,以及风电的储能难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加以解决。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