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日期:2006-04-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斌、杨维汉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4/13
19: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国家中 要》发布

    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右)、吴孟超颁奖并合影。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

    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北京展览馆参观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李斌、杨维汉)国务院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新华社9日受权播发《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共分十个部分,分别为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人才队伍建设。

    《纲要》指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纲要》指出,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对《纲要》的制定高度重视,强调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编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规划纲要。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全国科技界、经济界、理论界和其他方面的专家2000多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完成了《纲要》的编制工作。规划纲要草案形成以后,先后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广泛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完)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表 力建科技强国

    中国9日发布一项雄心勃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尽快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勾画宏伟的路线图。

    根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9000亿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由2000多名顶尖科学家和科技政策专家历时一年多制定的这个纲要,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首个国家科技规划。全文《《  

    新华视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八大亮点解读 

    4万多字的《规划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未来15年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连线”采访了一些权威人士,对《规划纲要》的亮点进行解读。全文《《

    68项优先主题有哪些?《规划纲要》有“清单”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中选择了68项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优先主题。全文《《

    加快科技发展 我国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在加快科技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方面,中国也有诸多有利条件。 全文《《

    中国提出未来15年“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为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了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规划。 全文《《

    我国部署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 

    中国将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中国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全文《《

    我国将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中国将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军民结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 全文《《

    我国部署面向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未来15年,中国将加强基础研究,使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国家目标。全文《《

    我国拟“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增强创新能力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中国必须审时度势,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全文《《

    我国将加快发展探月工程等1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中国将在未来15年加快发展包括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在内的16个重大专项,以解决信息、生物、资源、健康等战略领域的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全文《《

    我国将加速发展能源等11个重点领域技术 

    中国将在未来15年内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11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全文《《

    我国将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中国将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中国科技创新水平 全文《《

    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有望达到9000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全文《《

    未来15年我国将大力进行环境科技创新

    水污染、城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面对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将在未来15年内加强科技攻关,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环境变化合作的能力,以在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全文《《

    我国确定16个重大科技专项 将着手研发大型飞机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