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国际能源要闻

哈高科新能源魅影

日期:2011-05-3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郭纪亭

能源资讯中心

2011
05/30
11:1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哈高科新能源魅影

  5月16日,被媒体称为“妖股”的哈高科股价再现异动。

  其在当日开盘不久后便冲上涨停。当日成交近18万手,成交额达1.957亿元。与此相伴随的,是其控股子公司普尼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海外论证的预期加强。

  市场传闻称,海外论证通过与否,代表产品是否得到美国的认可。如果转换率在15%以上,第一说明可以顺利进入美国市场,第二说明它的转换率在量产阶段做到了世界第一,所以论证对普尼的现阶段很重要。

  作为沪市的老牌上市公司,哈高科近年来的业绩一直差强人意。2010年度,勉强靠出售普尼太阳能股权避免了带上ST的帽子,2011年又因为左手进右手出的股权变更游戏走进公众视野。

  而与新能源的运作相伴随的,是其在二级市场上如过山车般惊险刺激的股价表现,以及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和游资模糊的身影。5月16日,哈高科股价伴随着新能源概念传闻的再次异动,熟悉的机构身影又适逢其时地出现。

  新能源概念之于哈高科,是重生的力量还是炒作的噱头?抑或是两者兼有?

  市场“先知先觉”

  哈高科投资光伏新能源始于2009年8月,哈高科出资600万美元与普尼太阳能合作,从事新一代薄膜太阳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新能源概念引入后,公司的营业状况却并不见好,2009年公司净亏损8377万元,截至去年三季度,公司当年仍亏损2324万元。同时发布预亏公告称,预计2010年度亏损为2800万元—3200万元。

  彼时,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连续亏损两年就要被ST,为保住融资资格,公司决定暂时卖出普尼太阳能的股权。

  而就从做出这个决定开始,每次有关新能源的重大事项公告前,公司股价都会出现接近涨跌停的变动,神秘机构适逢其时买进卖出的身影不断显现。

  记者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成交回报统计发现,自2010年6月29日起至今,这只新能源概念股票十次上了异动名单。而广发深圳民田营业厅、国联南京太平南路营业厅、中信金通绍兴解放南路营业厅数次榜上有名。

  2010年11月30日,公司股价以跌停报收。成交回报显示,广发深圳民田营业厅卖出4574万元,国联证券南京太平南路营业厅卖出1441万元,机构专用席位卖出2255万元。11月31日,公司股价再次跌停,当日,公司发布拟以4574万元的价格出售普尼太阳能130万美元股权的公告。12月2日股价再回落3.1%,连续三日,股价跌幅达20%以上。

  国联证券南京太平路营业厅的身影再次出现则在紧接之后的下一个涨停:2011年2月16日,公司股价涨9.18%,国联证券南京太平南路营业厅买入1050万元。

  2011年3月28日,公司股价再次跌停,成交量龙虎榜上广发深圳民田营业厅再次适时卖出1995万元。4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转让普尼太阳能170万美元股权,并向其增资600万美元。

  不难看出,在重大事项公告前夜,多家机构的交易席位均能精准地把握“节奏”,有些营业部更是极尽高抛低吸之能事,这难道仅仅是巧合?

  股权转让玄机

  而这个左手进右手出的股权转让游戏本身,也让人迷惑不已。

  公告显示,交易开展前,哈高科持有普尼太阳能股份20%,其全资子公司哈高科大豆持股11.33%。

  4月1日的公告显示,哈高科大豆以每股5.3美元的价格向蓝山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普尼太阳能40万股权,转让金额合计212万美元;以每股5.3美元的价格向温州物华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转让普尼130万股权,转让金额合计689万美元。

  上述事项完成后,哈高科出资600万美元,按照每股1.6美元的价格向普尼太阳能增资。

  左手卖右手买的交易完成后,哈高科大豆不再持有普尼太阳能股权,哈高科持股比例则由20%变为36%。资本腾挪之间,哈高科将钱和股权如数收入囊中。

  公告显示,股权受让方蓝山投资2010年度营业收入为零元,而温州物华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则成立于2011年3月23日,也就是签署这份协议之前一个星期。买入普尼太阳能股权的是不是两个“空壳公司”,这也不禁令人 生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连于新能源概念之际,作为大股东的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在不断减持和处置资产。

  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12月28日以来,大股东新湖集团已分四次从二级市场公开减持哈高科4492.4万股;截至2010年3月31日,新湖集团持有哈高科6350万股,持股比例则由2009年12月28日的30.59%降至17.58%。

  资产处置方面,2010年9月18日,公司公告称,决定出售本公司所持有的温州银行4563万股股份。

  重生的力量?

  二级市场股价随新能源概念起舞,那么尚在襁褓中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究竟会将公司带向何处呢?是否会为公司股价提供坚实基础,成为其重生的力量?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任东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上多晶硅电池占主导,但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后起之秀也正在逐渐加速上马生产线,扩张产能。

  他表示,目前多晶硅光伏组件成本大约为1.2-1.4美元/瓦,薄膜太阳能电池大约为0.7-0.8美元/瓦,运行中的多晶硅发电转换率已可超18%,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率才不到10%,综合成本和效率来考虑,多晶硅电池较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更多的优势。其表示,目前光伏发电上仍然比较看好多晶硅发电。

  国联证券分析师杨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从理论上来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是高于多晶硅电池转换率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实际运营中的转换率。

  哈高科2010年中报披露,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中试生产线于2010年7月完成中试。

  普尼中试调试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高达21.1%,成本也低于普通薄膜太阳能电池。如若公司薄膜太阳能电池走上批量化生产,则其所带来的前景和利润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普尼太阳能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以稀有金属为生产原料,在批量生产时有可能会面临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此外,普尼太阳能的技术能否量产并实现盈利,关键要看在价格上能不能维持其经济性,以及实验时高达21.1%的转换率在产业化应用时还能保持多少,韩表示。

  最后的依托

  哈高科成立之初,主营业务为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1994年增加了制药。2004年新湖系接手哈高科时,其主营业务仍为房地产、大豆深加工和药业。

  新湖系接棒后,哈高科表现并不乐观。

  公司年报资料显示,2003年,哈高科总资产为9.2亿元,股东权益为6亿元,当年主营业务收入2.87亿元,净利润6208万元;而到了2009年,哈高科总资产为13亿元,股东权益为6亿元,当年营业收入为3.4亿元,亏损9193万元。

  入主哈高科后,新湖系掌门人黄伟旗下有新湖创业、新湖中宝哈高科三家上市公司。2008年,新湖系重新整合,自废一壳的资本运作方式令市场哗然:新湖创业退市,其原有股权被新湖中宝悉数吸收。

  作为A股市场上首例自废一壳的举动,这次不按常理的出牌路数也引发了市场众多的猜测。

  较为明显的是,原来新湖中保和新湖创业均有地产业务,新湖系由此对旗下产业重新梳理后, 避免了旗下两公司房地产同业竞争。

  分析整合后的新湖中宝资产结构可以发现,即使合并了原新湖创业的其他资产(金融投资、矿业等),房地产仍占绝对比例。

  对此,新湖集团方面解释称,吸收合并的实施将有利于存续公司通过资源的统一调配,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而且,新湖创业旗下金融及矿产资源并不足以支撑一家上市公司的运作。“合并后公司的业务架构仍将以房地产为主,同时辅以金融领域和资源领域的投资。”

  遥相呼应的是,哈高科也逐渐退出了房地产业务。

  2010年5月,新湖集团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称,新湖中宝在中国境内从事住宅地产的开发及销售,哈高科将不再新增住宅地产项目,在现有的住宅地产项目完成开发及销售后,哈高科将不再在中国境内从事住宅地产的开发销售。

  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哈高科的制药业务稍有盈利,房地产业务为回避与关联公司的竞争正在退出,大豆蛋白业务亏损较多,薄膜太阳能电池已是市场最后的希望。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