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市场观察 » 正文

低油价下的中国选择:储油能力远低于国际标准

日期:2009-04-0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

能源财经

2009
04/07
13: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低油价 中国选 储油能力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也要利用当前油价仍然偏低的机会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多手段确保能源安全

    3月26日,国际油价大幅反弹,纽约市场油价今年以来首次收在每桶54美元以上。

    过去一年国际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可谓近三十多年剧烈波动中最令人关注的一次。国际油价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政治原因,而每一次“跌破”都伴随着经济原因。除“突破”和“跌破”外,存在“平稳上升”和“震荡”,但不存在“平稳下降”。国际油价总是在脆弱的平衡中努力寻找着上涨之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制造业快速发展和生活用能源的迅猛增加,对原油等能源消费将急剧扩张。

    但是,中国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石油利用效率较低,长期依赖中东和非洲石油进口的运输风险较大。近10年来,中国的石油产量年均仅增1.8%,但石油消费增长率则稳定在6%以上,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2008年进口石油依存度已达49.8%。而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1%。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要远大于发达国家。原因有三:一是其经济结构相对滞后,服务业不够发达,单位产值的耗油量高于发达国家;二是其创新能力不如发达国家,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发展比较慢;三是节能措施比较滞后,很难通过减少消费来应对油价上涨。

    而油价上涨还会提高能源消耗企业的成本,这种高成本扩散到全社会,可能加重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比如,2007年末2008年初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就已造成了我国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影响和波及到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是“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的成因之一,一定程度上使资源价格改革受阻,并危及能源安全。

    因此,在当前油价仍然偏低的背景下,中国应加快石油战略储备。事实上,2003年我国已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初步规划大致是:第一期(2010年)达到1200万吨,相当于1个月的进口量;第二期(2015年)和第三期(2020年)分别增储2800万吨,总储量达到相当于3个月进口量的水平。

    目前,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的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建成。但储油能力仍然远低于国际标准。

    按照OECD(经合组织)章程,其成员国必须具有90天的储备总量(按上一年度进口量计算)。美、日、德、法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开始对战略石油储备立法,展开石油储备。目前,这四个国家的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其158天(美国)、169天(日本)、117天(德国)和96天(法国)的石油消费。

    除石油战略储备外,保障石油安全还可动用其他手段。

    首先,“走出去”买油不如“走出去”采油。面对国内石油资源供求的现状及国际石油巨头较强的资本运营能力,中国四大石油公司应加快跨国经营步伐,运用综合手段构筑中国石油安全新格局。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对油气资源控制体的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提升企业规模实力,实现资本总量的扩张。

    其次,努力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石油需求增速。抑制不合理的油气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争取用较少的油气消耗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改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节油型经济体系,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逐步降低能源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再次,石油安全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

    应加快天然气上游的开发、长输管道的建设和下游的利用,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大力实施煤化油战略,同时着力开发附加值较高的煤化产品。在加强常规能源开发的同时,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清洁能源适度过渡,如核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此外,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的硬储备;二是通过参与国际原油市场操作,达到套期保值的软储备。应尽快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稳步推行石油期货交易,争取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主动权。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