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市场观察 » 正文

中电装备整合重组多家电力设备企业惹垄断争议

日期:2011-07-2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郭开

能源财经

2011
07/25
12: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电装备 整合 重组 电力设备 垄断

    国际能源网讯:7月4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中电装备”)再下一城,原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更名为中电装备东芝(常州)变压器有限公司。这一年多来,中电装备已经整合重组了众多电力设备企业。

  此时电力行业主辅分离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再有一个月,从电网剥离出去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就将被注入到两家总资产均超千亿的新电力行业辅业集团中。

  这其中并不包括中电装备。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把旗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整合到中电装备里,并以“中国ABB”的塑造目标进入公众视野。随着平高、许继集团等国内电气设备龙头企业的不断注入,其巨大而神秘的身影逐渐显露出来。一年多前,这个公司还未出现在国家电网直属单位的名单中。

  现在,它已经吸纳整合了包括国家电网自身多个的设备公司和兼并收购来的多家国内电气设备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据记者了解,除四个直属子公司外,目前吸纳的电气设备企业多达16家。就是这个在逐渐变得庞大的企业,它的浮现和加速整合的进程与再次启动并如火如荼推进的电网主辅分离在时间上近乎一致。

  电气设备领域是否是辅业一直颇有争议。两年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曾发出吁请,设备制造业务作为电网企业的辅业,本应被剥离,但国家电网公司迟迟没有进行。而在目前最初的电改主辅分离方案中,设备制造业务并未要求剥离。

  中电装备,这个电气设备领域的新巨头正是在这种争议中诞生。它的壮大是与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未来方向是否一致?如此庞大的国有公司是否会形成垄断?作为设备的招标方和竞标方的同一体,国网能否避嫌这种双重身份?

  神秘的公司

  在国网内部,提到中电装备,很多人都只是听说,对于具体情况,也和外界一样,很多人并不了解这家新公司。

  除了扬言它要做中国的ABB,这家“神秘公司”的详细资料和规划,外界并不知晓。

  记者经过采访和调查,大致呈现出其基本轮廓。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其前身是国网直属单位中国电力技术进出口公司(下称“中电技”),同年10月11日,公司对企业名称、注册资本和业务范围等进行了全面变更。

  其中,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6亿元变为1.425亿元,随后12月28日,注册资本再次变更,增加了14亿元,变为15.425亿元。

  公司性质也在10月份的变更中由全民所有制变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投资者仍为国家电网,法人为原黑龙江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魏庆海,其现为中电装备的总经理,许继集团的董事长王纪年现任中电装备党组书记。

  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动。新的业务范围为输配电设备及系统、相关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智能电网、节能与环保、新能源等高新科技产品及其材料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进出口业务;工程承包业务;电力设备及资产租赁业务;电力技术咨询与服务等业务。

  而与此前中电技的业务范围相比,业务从比较单一的工程承包和咨询转为了向输变电核心设备技术,智能电网、节能与环保和新能源的产研销一体化服务的多种经营。

  这种改变正在释放一个信号。按照国网的规划,将利用3-5年的时间,把中电装备整造为“国际一流输变电制造企业集团”。

  据国网内部人士称,目前该公司的定位主要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针对智能电网,特别是特高压装备的,是要形成交直流、全系列、全电压等级的中高压输配电设备产品线,而且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实力;一个是“走出去”,定位为像ABB和西门子一样的输配电设备制造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电装备加入后基本可列入国内电气设备市场的前三,仅次于ABB和西门子之后,在整体规模上或超过东芝、伊顿,以及国内的沈西保(特变电工(12.63,-0.58,-4.39%)、西电集团、天威保变(17.83,-0.62,-3.36%))三巨头。”上述国网内部人士表示。

  争议一:垄断

  对于国网对国内电气设备领域的垄断的质疑,早在2009年,国网下属的国网国际装备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院收购平高、许继时就已经甚嚣尘上。

  当时,国家电网决定收编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通过一纸内参向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发出呼吁,强烈质疑国网收购平高和许继涉嫌自建直属设备制造体系将带来诸多风险,如电网的设备招标容易形成“内部消化”而造成不平等竞争,收购两大电气巨头将造成电气设备领域的格局失衡形成垄断等。

  不仅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当年更早的2月份,国家能源局就曾发布通知,要求电网企业杜绝在招标过程中指定进口设备材料等歧视性行为。

  对此国电电网的有关人士回应称,并未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上述歧视性行为,但不排除有部分零部件由于国内设备商无法生产或质量不达标,不得不采购国外设备。

  但也有行业人士提出质疑,表示有电网采购方在招标文件中规定设备要具备某种功能,这种隐性的门槛上起到了排它性。

  然而事隔一年多,许继和平高已从中国电力科学院和国网国际装备两家划转到了同一家国网的下属子公司中电装备,今年6月底中电装备还完成了对许继集团100%的控股。

  不仅如此,据本报从权威渠道据获得的信息,目前中电装备下辖20家子公司,其中有营销总公司、电力工程公司、北京分公司和新能源公司四个直属子公司,其他为许继集团、平高集团、东芝变压器、东芝避雷器、重庆泰山电缆、重庆顺泰铁塔、江苏华电铁塔、江苏振光电力设备、东芝输变电设备(河南)、山东电工电气、山东电力设备、青岛豪迈钢结构、山东电子、恩翼帕瓦、华中国贸和郑州设计院等16家设备企业。

  “中电装备的设备企业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网内部成立的设备公司,像山东电力设备等,还有一部分是兼并过来,通过中国电科院(95.600,-8.20,-7.90%)和国网国际装备等子公司划转过来的全资、控股和合资的企业,如许继平高和东芝避雷器等。”上述国网内部人士表示。

  目前,中电装备整合的这些下属企业的产品涵括了变压器、GIS、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避雷器、继电保护设备、厂站自动化、仪表、铁塔和电线电缆等,基本覆盖了发电、输电、配用电等电力系统各环节,横跨一次及二次装备、交流及直流装备领域。

  “这种整合在预期中,目前来看,还属于国网内部板块的自我盘整和梳理。”一位电气设备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这种自我整合目前不会对现有设备领域的格局有明显的改变。

  而对于做大后是否会构成垄断,一位国网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如果说到垄断,中电装备远不及ABB、西门子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差得很远。ABB仅在中国市场的产值就达到300个亿,而中电装备20个公司加起来全也只有200亿。”

  而对于设备领域国内的小公司的影响,该人士表示,成立大型输配电设备集团有可能对它们不利,但从国际全局来看,中电装备还没有形成大型垄断,国内和国际还是ABB、西门子占据垄断地位,中电装备只不过能够冲击它的垄断地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认为,目前的电气设备领域涉及范围和内容都很广,中电装备收购了平高和许继后暂时也很难形成垄断,“现在该领域竞争激烈,即使是像ABB和西门子这样在中国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公司,也很难形成某一产品领域的垄断。”

  一位电气设备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电气设备领域的产品优势分散度很高,如变压器、铁塔、避雷器等都有自己的产业龙头,并非一家公司独揽。而且,国内的设备商无论在技术还是产业规模上,相对外资的ABB、西门子和东芝等都还很弱势。

  以输变电设备为例,目前直流500千伏及以下的设备基本可以达到100%国产化,但500KV以上的国内只有“沈西保”能做,800KV的还要在外企的技术指导下做。

  其中,800KV属于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目前国内启动了十二五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对于特高压的建设,成为新的设备企业竞逐的制高点。

  资料显示,“十二五”特高压直流将建设9条线路,预计总投资达2170亿元,特高压交流完成“三横三纵一环网”的建设,估计投资2989亿元,直交流工程建设投资将在5000亿左右。

  而变更后的中电装备业务范围也意在此处。对此,林柏强表示,目前国内的电气设备,无论是特高压还是普通输变电线路的采购方都集中为两大电网公司,而国家电网作为招标方,同时又是竞标方,肩有双重身份,应规避造成不平等竞争。

  目前,国网上半年3批招标及中标结果全部公布。从中标的设备商的构成来看,变压器方面主要是特变电工和中国西电(5.70,-0.14,-2.40%),互感器方面主要为天威保变,二次设备方面有国电南自(13.42,-0.28,-2.04%)、许继电气(28.94,-0.85,-2.85%)、国电南瑞(36.80,-0.77,-2.05%)等,成为这三次招标的主要受益方。

  以第一批招标为例,特变电工、中国西电仍旧占据变压器中标比例前两位,按台数计,第一批两家公司分别中标19.7%、10.5%;互感器方面,江苏思源以22.3%位居中标首位;组合电气方面,平高电气(9.75,-0.36,-3.56%)、山东泰开、中国西电三家公司占比超过75%,中标占比分别为36.4%、24.7%、24.4%;断路器方面则中外资平分秋色,中国西电、平高电气两家分别占比为26.2%,16.4%,与ABB、阿海珐等传统巨头持平。

  从上述数据来看,中电装备下只有平高电气在中标中略显优势,其他分公司几无中标占比。

  争议二:辅业

  除了对中电装备垄断的争议,中电装备所涉及的电气设备业务是否归为辅业也是众多争议中的焦点。

  2009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出的吁请中就提出并认为,设备制造业务作为电网企业的辅业,本应被剥离,但国家电网公司迟迟没有进行主辅分离,反而进一步将行业龙头的许继和平高收入囊中。

  此后,电网的电气设备整合多次加速。日前,国网下辖的上海市电力公司就与国内装备制造业巨头上海电气(6.62,-0.19,-2.79%)合资组建了上海电气输配电装备有限公司,这在行业内人士看来,即为国网逐步集合和收拢国内优质电气设备商的前奏。

  巧合的是,与中电装备成立并整合的时间对比来看,其与新一轮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几近一致。

  2010年年初,停滞了近3年的电改重头主辅分离改革重新进入启动程序,2010年9月3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通过了国资委制订的电网主辅分离及重组一体化的方案。同年11月,方案上报国务院,今年初,国务院批准并明确由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

  目前,该方案内容已经浮出水面。但是,设备制造业务并未作为电网企业的辅业要求剥离。

  根据新方案,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省级(区域)电网企业所属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将从电网剥离,以省级为建制进入新辅业集团。

  而根据2002年下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网除输配售和电网(工程)建设等主业外,仅可以拥有必要的电力科研机构,其他业务都应作为辅业、三产和多种经营进行剥离。

  两次的界定,形成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现在已经无法界定电气设备属于辅业还是多种经营,因为这次的主辅分离中没有涉及电网的这些电气企业,而三产和多种经营要参加发电企业的重组,所以现在对于电气设备的界定是模糊的。”林伯强认为,但电气设备不属于电网主业是肯定的。

  林伯强同时表示,从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是否为辅业已经不重要,“现在主辅分离方案已经给出了答案,而且现在国外的电力公司也有很多在经营辅业。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辅业做的有多大,是不是借助国企的身份构成了垄断,最重要的是挣不挣钱,赢不赢利,因为这关系到公司‘全民所有’,不可以乱花钱投资。”

  据记者了解,中电装备成立后的2010年整合吸纳了13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又有7家企业划转成立。“未来,中电装备的资产一定会继续扩大。”上述国网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而对于扩大的目的,他说,“主要是抵御外来资本、企业的冲击。”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