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双碳”目标高悬,中国一汽打造车企绿色转型样本

日期:2021-12-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21
12/13
10: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汽车行业 碳中和 碳交易

如果要为2021年全球经济发展找出一个关键词,“双碳”必然位列其中。当下,“双碳”已然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球汽车行业内的高频词汇。对于中国而言,“双碳”的实现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汽车作为碳减排重点行业更是感到“压力山大”。在巨大的挑战与压力面前,中国车企如何交出碳减排答卷,产业界内外颇为关注。

2021年,在吉林省长春市的西南角,一座超级智慧工厂拔地而起。这是一座按照全球领先设计和制造理念建设的绿色、低碳、智能、柔性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工厂。这座工厂可以说是中国车企拥抱“双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制造工厂的实践之一、答案之一。

承担着中国一汽推动“双碳”目标之重任的红旗繁荣工厂

“双碳”目标高悬

继“新四化”之后,全球汽车产业又迎来一个新命题,即减碳、脱碳。

去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而汽车行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产业规模大、能源消耗大,则是兑现“双碳”承诺的重要承载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黄金机遇’,也对全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3月,聚焦被讨论得甚为热烈的减碳大计,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提出,建议国家明确汽车行业碳中和、碳交易的标准。汽车行业碳排放占比随着汽车保有水平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建议在国家层面尽快明确汽车行业的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政策。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链对于减碳的意识日趋强烈。在减碳这道必答题面前,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企业陆续出台明确的减碳时间表。按照最新发展规划,中国一汽计划到2053年,基本达到净零排放水平,具备实现碳中和能力。

在2021中德汽车大会主论坛会议上,徐留平作《创新引领 绿色未来》主题演讲

在2021年中德汽车大会上,徐留平曾表示,未来中国一汽将聚集BEV、xHEV、FCV三条技术路线,主攻锂电、氢能、电驱、电控、充电、高压六大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技术。2025年新能源车型将在一汽红旗中占比40%,2030年达到80%。

中国一汽利剑出鞘

“双碳”实现之路,道阻且长。业内普遍认为,汽车行业的减碳大计,仅仅依靠某个环节的减碳远远不够,而是需要贯穿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经过近些年的摸索,中国一汽已经逐渐形成了关于“双碳”详尽而完备的解题思路。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中国一汽提出深入践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工厂。前文所述的坐落于长春市西南角的红旗繁荣工厂,正是承担着中国一汽推动“双碳”目标之重任绿色工厂。

据悉,红旗繁荣工厂运用干式漆雾过滤装置,可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到0.1mg/m3以下,并再次送入空调系统循环利用,以使能耗降低50%。配备沸石转轮+RTO焚烧处理装置,厂内VOC去除率达99%,热能回收利用率达95%。而集成光伏发电和梯次电池技术的应用,则能每年节约标准煤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7万吨、二氧化硫864吨。从再生能源使用、环保工艺应用及污染末端治理等环节入手,红旗繁荣工厂实现了厂区内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

红旗繁荣工厂做到了制造环节的高效、节能、清洁、环保

中国一汽的减碳足迹在旗下合资公司内亦有体现,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即是一座被业内熟知的绿色制造工厂。据了解,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内,所有MEB车型的生产都将采用可再生能源,由太阳能所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可每年减少7900吨二氧化碳排放,而水循环系统可使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率达到44%。

技术创新是产品减碳的支撑。近年来,中国一汽持续注重环保节油技术和低碳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攻克技术难关。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中国一汽已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相关专有技术达到百余项。

中国一汽全新开发的氢能发动机,实现全工况零碳、零污染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由中国一汽生产的红旗CAPE7-050K/170/338-1型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顺利通过功能测试、气密性测试、质量测试、额定功率测试和高低温储存等严格检验,获得强制性认证。这标志着红旗燃料电池向商品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优化汽车产品结构,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向“双碳”目标,中国一汽积极实施新能源战略,创新开发新能源产品,并已陆续发布红旗E-HS3、红旗E-HS9、红旗E-QM5、奔腾NAT、解放J6F纯电动等重磅新能源车型。截至目前,中国一汽旗下自主品牌均有明确的电动化战略目标,以及新能源产品研发、上市计划,并正实施产品从设计开发到回收利用的闭环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一汽引领绿色低碳出行的重磅产品红旗E-QM5

多维度发力

面对“双碳”大考,汽车企业如何用结构性力量确保目标达成?首先,需要顶层设计。今年6月,在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亦功透露,中国一汽已经成立了“双碳管理委员会”,将密切关注国家和行业在减碳方面的动态,尤其在低碳技术、汽车的设计造型、生产过程的管理,包括供应链的管理上,全方位地逐渐把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要求落实好。

其次,要完善体制机制。在环保管理体制方面,中国一汽推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与多家集团管控的二级单位签订《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在环境专项督查方面,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在环境应急机制方面,中国一汽下发《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编制集团突发事件综合预案,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及环境等专项预案;在环保信息平台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统一的开放式、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控平台,逐步提升环境业务数字化监管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再次,消灭细节魔鬼。运营上,中国一汽亦着手推动减碳。多年来,中国一汽从数字化无纸化办公、日常节能节水、公务用车等多方面践行绿色办公。如今,中国一汽管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经营全过程的在线化、实时化、智能化,既全面提升了运营效率,亦进一步节约了能源资源。

最后,改变人的观念与意识。为切实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让每位员工都自觉履行环保责任,中国一汽更策划开展绿色发展宣言、节能环保优秀案例大讲堂、节能环保成果展等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员工环保意识的强化,无疑将助力中国一汽更扎实地迈向碳中和。

实现低碳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汽车企业应把握好时代赋予的机遇,着力锻造在低碳生产、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等各方面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并以自身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带动全产业链减碳脱碳。面向“双碳”目标,需要更多像中国一汽这样的企业凝聚合力,从绿色能源、绿色基建、绿色消费等多维度,共同打造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生态。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