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中电兴建大鸦洲天然气接收站的影响

日期:2008-07-12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文汇论坛

能源资讯中心

2008
07/12
07: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中电 大鸦洲 天然气 接收站

■周全浩 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教授、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中电龙鼓滩发电厂现时每年大约需要250万吨液化天然气供发电之用,一直以来都是由海南崖城天然气田供气。若以当前供气的幅度推算,崖城气田的产量将于2013年底开始减少及变得不稳定。为了寻找新气源应付未来燃料需求,中电早在2005及2006年已经向政府建议,在大鸦洲兴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由于当时政府急需与中电及港灯落实2008年后的《管制计划协议》,未有即时探讨兴建大鸦洲接收站之事宜。

 如今《管制计划协议》拍板,面对崖城气源耗尽,香港又需要积极增加天然气发电的比例以求达到2010年二氧化硫减排之目标,近日中电与政府重新商讨兴建接收站之细节。以现时物价估计,接收站的建造成本约为100亿港元。

建造成本约100亿元

 早前有报道指中石化与中能控股合资于珠海黄茅岛兴建天然气接收站,工程预计将于明年完工,届时将先供气予澳门,待输港的海底管道建成,可望在2010年起供气予香港。据消息人士指出,港府亦曾向中石化及中能控股索取有关项目具体资料,可惜一直未有结果。鉴于香港未来对天然气之需求庞大,而且时间紧迫,政府倾向在港兴建接收站,以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及自主权。

 政府今年初与两电达成的新管制协议,将准许利润调低至9.99%。中电今年4月初向政府提交未来5年的财政计划,当中已包括这个造价逾百亿元的接收站。有报道指中电此举是透过催谷资产来赚取最高9.99%的回报。环境局长邱腾华建议接收站不纳入为中电《管制计划协议》下的资产,转为另设独立规管架构监管,回报率方面将进一步与中电商讨。同时亦提出接收站需要容纳第三者使用。无疑接收站是否得以在港境内兴建,及其规管方式,均对中电220万客户的电费有影响。

 根据外国如日本的经验,截至2003年天然气接收站普遍都是由电力公司建造及营运。对于政府有意引入独立于现行利润管制协议的规管架构,以监管中电计划兴建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有立法会议员为此项计划的回报订下了一个指标给政府──要低于9.99%。此外,鉴于港灯及煤气也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故不少议员亦赞成政府之建议,接收站需开放予第三者使用。

议员建议由第三方管理

 中电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都是一家相当有信誉的国际大公司,同时因为《管制计划协议》保证了公司的盈利,中电与海外合作伙伴洽谈生意时往往因而得到有利的条款。海外的公司亦相当乐意与中电合作。倘若即将兴建的天然气接收站不纳入《管制计划协议》,将来中电与海外卖家透过长期合约购买天然气时,由于利润不再得到保证,有利的条款将减少。最终,成本的上升会从电费中反映出来。

 近期因为天然气进出口数量大幅增加,世界天然气贸易的模式有明显改变。过去保证成交(Take or Pay)的长期(20至25年)合约减少。按国际天然气价格以现货短期合约模式进行的交易不断上升。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大,透过短期合约利用「套戥」从中亦可赚取利润或节省成本。长期或短期合约是各有利弊的。

 总括而言,兴建大鸦洲接收站能确保香港日后天然气发电的燃料供应。由于崖成气源快将耗尽,为争取时间,前期规划工作,例如为大鸦洲拟备分区计划大纲图,及根据《前滨及海床(填海工程)条例》拟备图则需及早进行。兴建接收站需时3年,换言之,2010年或以前,必须万事俱备,然后即时动工,才有机会在崖城供气出现不稳前,紧接有新气源供应。天然气成本较煤为高,中电未来增加天然气发电比例,市民要承担以洁净燃料发电带来的电费上调结果。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