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稠油开发
张卫行在2025年SPE RCSC国际会议上发表关于稠油油藏堵控水新策略的学术报告,提出基于化学体系的协同增效机制,实现堵控水强度的“定制化”设计。该技术引发国际关注,展现中海油服的技术实力与影响力。中海油服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助力全球能源行业发展。 …
南海东部油田番禺11-12平台成功投用,是我国首次应用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提升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该平台作为番禺10/11区块联合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助力打造智慧油田群,推动我国海上油田智慧开发新模式。 …
我国首次应用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番禺11-12平台于南海东部油田成功投用,实现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等多项技术突破,提升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水平,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该平台为核心设施之一,所在海域水深约114米,具备智能采油、设备运维、安防等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海上油田智慧开发模式的新突破。 …
近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渤海油田2024年稠油热采原油累产达到100万吨,创同期最高水平,为渤海稠油开发历史上首次实现年产破百万。 …
河南油田在王323井应用纳米微乳增产工艺,连续生产超180天,截至4月30日累计增油188吨,油井生产效果得到改善。河南油田部分稠油油藏孔隙小、渗透性差,导致原油无法流出,生产效率低。技术人员 …
国际能源网获悉,1月1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河南油田报送的“浅薄层稠油油藏高周期蒸汽吞吐后期高效开发关键技术”项目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12月10日,记者从大庆油田采油九厂获悉,大庆油田西部斜坡区稠油规模建产开发前三期已基本完成,建成投产油井302口,圆满完成“一年破5万吨、两年上10万吨、三年迈向15万吨”的既定目标,三年迈 …
前10个月,河南油田利用自产天然气147万立方米,降低稠油开发成本455万元。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的注汽锅炉、供热水套炉主要用天然气做燃料。该厂热采区块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需要注入蒸汽进行稀释。 …
作为大庆外围油田开发的主力军——大庆油田第九采油厂积极优化产能运行,确保新井早投产、早见效。截至8月18日,今年这个厂已投产稠油新井78口,标志着大庆油田稠油向规模开发大步迈进。大庆油 …
胜利油田垦119-P2长水平井去年7月开始生产以来,累计产油1600多吨,标志着胜利油田东部深层低渗稠油开发再次获得突破。此次获得突破的区域位于罗家油田垦西地区2000米深地下。科研人员多年前就 …
截至目前,河南油田在泌浅94区块实施面积整体复产12井次,累计产油867.6吨,成效良好。泌浅94区块为稠油油藏,地质储量25.8万吨,采出程度仅4.1%,因边水入侵、单井吞吐抑水效果变差等因素处于 …
截至9月26日,准噶尔盆地中深层稠油首口二氧化碳前置蓄能压裂水平井JHW1205井累计产油超2.0739万吨,日产油稳定在10余吨,创造了新疆油田中深层稠油开发单井累计产油新纪录,标志着绿色低碳技术 …
6月28日,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在沈家铺稠油井实施“聚表二元驱+二氧化碳驱”技术后,官109-1区块12口受益井日增油16.8吨,为大港南部稠油油藏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沈家铺油田官109-1区块是孔南 …
12月28日,中国石油《强非均质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在京举行。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由17位院士、专家组成。鉴定委员 …
10月30日,随着地面直驱电机以转速每分钟150转顺利启动,辽河锦45-27-K301井全金属螺杆泵举升技术现场试验圆满成功,实施后节电率高达40%,平均系统效率由28%提高到42%。据介绍,此次蒸汽驱现场 …
4月26日,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对二氧化碳+氮气复合控水技术进行阶段评价,该厂试验应用8井次,阶段增油600余吨,降水1448吨,助力低油价下稠油开发。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新疆采油厂开发研 …
5月22日,西北油田TH121100井应用新型油基水溶性降黏剂收到较好效果,日产油增加3吨,降黏率在99.9%以上,节约掺稀油15吨。该工艺为破解高含水稠油开发难题探索出新的接替技术。 西北油 …
稠油具有粘度高、密度大和开采难度大等特点,开发过程中投入成本相对较高,要想提高稠油开发效益,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江汉采油厂科技人员针对稠油油藏特点,围绕现场生产的实际完善稠油开采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