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态补水
记者6月28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已全面启动。根据生态补水方案,今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计划补水不少于1.5亿立方米。黄委 …
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4月16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开始向清水沟流路实施生态补水,标志着2023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本年度黄河三角洲自 …
综合考虑水文节律、河流连通性、生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等关键生态要素,3月30日,北京市水务局联合调度潮白河流域内的密云水库、白河堡水库、遥桥峪水库、北台上水库等地表水源,对潮白河实施 …
近日获悉,截至2022年12月底,引大济湟工程黑泉水库已累计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4.37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湟水河水质和流域生态。引大济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工程性缺 …
随着上游山西省大同市境内册田水库2月10日开闸放水,永定河2023年春季生态补水已全面启动。随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洋河水库也于2月14日开始集中输水。按照有关部门水量调度计划,今年将分春秋两 …
北京市于2月24日将官厅水库出库流量由3立方米每秒调增至10立方米每秒,全面启动永定河北京段2023年春季生态补水工作,与永定河融冰开河有序衔接,提升生态修复成效。此次春季生态补水,综合考虑 …
近日,随着北京官厅水库出库流量由每秒3立方米调增至每秒10立方米,永定河北京段全面启动2023年春季生态补水工作。2023年,北京计划统筹引黄水等本地水、南水北调水和优质再生水,向永定河北京 …
2月14日9时40分,潺潺的清水源源不断地从陡河水库流入陡河河道,标志着唐山市主城区春季生态补水正式启动。本次生态补水计划为市区西北水系补水150万立方米,将极大改善河道水环境,提升水质、 …
2月10日9时38分,随着山西省册田水库提闸放水,2023年度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启动。根据《2023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本年度预计向永定河生态补水7.35亿立方米,维持全线流动时间100至120 …
厦门市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针对辖区内河流短小、雨枯季径流差异大、枯水季节几乎断流等特点,遵循“把水留下来、让水清起来、让水动起来”的思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生态补水工程 …
从省水利厅获悉,今年前11个月,河北省统筹本地水、外调水等各类水源,向滹沱河、滏阳河、七里河及引黄入冀沿线等近70条河渠,累计实施生态补水48.5亿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道长度3929.6公里,水面 …
11月16日,最后一仓水泥浇筑完毕,北京市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二期输水隧洞主体结构全部完工。据北京市水务局消息,这标志着北京市南水北调地下供水闭环成功,其将在北京市内形成沿北五环、 …
根据《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和山西省水利厅相关调度要求,结合汾河中上游工业、农业用水需求,万家寨水控集团于11月14日24时调整汾河水库、汾河二库下泄流量,实施 …
11月3日,许昌市水利局将清潩河泘沱闸至马岗闸段水体依次放空。据悉,许昌市自11月3日至11月15日调引北汝河水源约300万立方米,实施中心城区河湖水系生态补水,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河湖水系整体 …
近日,随着官厅水库以40立方米/秒的流量向下游输水,本年度永定河北京段秋季集中生态补水正式启动。按照水利部调度安排,本次集中补水预计从9月22日持续至11月21日,将再次推动实现永定河865公 …
截至7月22日上午10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累计调水量达500亿立方米,安全运行2779天。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也是河南省内南水北调最大受益者。随着今年内乡县湍东水厂和唐河 …
今年以来,保定市通过积极协调南水北调水,科学调度水库水,持续加大对白洋淀及上游河道进行生态补水。上半年,共累计向白洋淀及上游河道生态补水114497万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工程累计生态补 …
从河北省保定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位于保定唐县境内的西大洋水库先后向雄安新区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累计放水2800万立方米,流入白洋淀水量约2100万立方米。这是河北保定境内的西大洋水库 …
“将生态流量等保障目标纳入水资源调度方案、年度调度计划,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水利水电、航运枢纽等工程日常运行调度规程。”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工作的通 …
从河北省保定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保定市以白洋淀周边、城市周围、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合理规划生态补水线路,进行多水源联合调度,持续改善主要河流和白洋淀水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已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