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杜祥琬
2022年,我国风电产业在技术与市场均取得突破性发展。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温度的故事。为记录风能发展历程,展示风能人风貌与智慧,CWEA在2023中国风能新春茶 …
2月2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在一次碳中和相关论坛中以视频方式发表《数字技术与能源转型》主旨演讲。“数字化对提高整 …
距离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已有一年。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生产、出口国之一,俄乌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不断施加制裁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辐射全球,而欧洲作为此轮激烈地缘政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 …
杜祥琬强调,当前,一定要用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同时,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立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所谓“立”就是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实现规模化和安全稳定 …
杜祥琬强调,当前,一定要用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同时,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立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所谓 …
11月19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支持 …
“以往被雪覆盖的白茫茫的1号冰川,现如今山顶雪融化后露出一片黑色,山谷仅剩的雪也在流失、化掉……”在11月3日举行的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认为,要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能简单用“富煤、缺油、少气”六个字来概括,这 …
杜祥琬 周頔 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认为,要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能简单用“富煤、缺油、少气”六个字来概括,这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战略。除了煤、油、气等化石能 …
10月31-11月1日,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
11月1日,“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在北京召开。本届峰会以“绿色发展,碳路中国”为主题,盛邀近70位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共 …
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定消耗大量资源,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也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我国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 …
日前,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在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祥琬出席大会并指出,我国在散烧煤治理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 …
2022年8月11日,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共同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发展 …
8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祥琬发表了题为《能源的故事和双碳目标》的演讲。杜祥琬在演讲中从人类社会对薪柴、木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数 …
8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发表了题为《能源的故事和双碳目标》的演讲。杜祥琬在演讲中从人类社会对薪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