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负债率高企,储能集成“顶流”海博思创IPO的荆棘之旅

日期:2023-07-20    来源:橙子储能

能源财经

2023
07/20
11:2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储能企业 储能行业 储能产业 海博思创

连续摘取中国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第一的海博思创,正在走向IPO。

近日,根据上交所公布的信息显示,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科创板IPO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随着大量资料的公开程度之高,与海博思创有关的话题度也直线攀升。目前,这家公司最大的关注焦点在于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来自于一家自己参股的企业。而客户集中度过高、资产负债率也高企等,同样也让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带来一定挑战。

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是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的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简单来说,海博思创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海博思创的储能系统收入分别约2.41亿元、6.53亿元和24.5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5.88%、78.52%和94.61%,2020-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9.27%。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为电源侧和电网侧。而且,宁德时代为其第一大供应商。

海博思创本次谋求上市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需要拓宽新的融资渠道,二是产能扩张所需。本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7.83亿元,3亿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1.64亿元用于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22亿元用于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4691万元用于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目前已知的海博思创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中看到,2021年起,公司就开始转亏为盈,2021年的净利润高达1529万元,增长迅速。到2022年,也就是去年,公司的净利润上扬至1.82亿元。漂亮的数据背后,海博思创也有着令人担忧的诸多问题。

首先,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的偏高,2022年高达74.58%。同行可比均值为53.29%。上市后,负债有望下降。由于企业2021年和2022年的业务规模快速增大,导致了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合同负债方面的大幅增长。未来随着治理的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上市,问题或许会好转。

供货渠道单一,电芯依赖外采

据悉,海博思创并没有自产的储能电芯、PCS产线。其中,电芯采购更是占据了公司采购额的一大半。从2020年的54.57%到2022年的82.15%(金额 28.6074.58亿元),可见海博思创的电芯对外依赖程度之强。

另外,从海博思创的主要供应商表可以看出,海博思创的供货渠道相对单一。宁德时代包揽了其大部分电芯采购资源,采购金额高达28.064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80.59%。也就是说,一旦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对海博思创的电芯供货链会造成较大打击。

但对于这个状况,海博思创似乎也有了自己的打算。目前,除宁德时代外,海博思创拓展了亿纬动力、鹏辉能源、上海兰钧、欣旺达等电芯供应商。

核心技术和技术储备?

按理说,储能行业技术为王。在隔壁的光伏行业大搞一体化的趋势下,海博思创却另辟蹊径,专攻“集成”业务,且没有自己的电芯、PCS等元件的产线。海博思创虽已申请了2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拥有80余项软件著作权,但其专利大多为技术门槛较低的专利或“软著”。自主研发能力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但从海博思创的专利技术储备看,其并没有向核心技术突破的打算。

图源:天眼查

研发投入上,公司的总额不是很低,比如说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9410万,2021年为5593万元,不过去年因为营收也高了,导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也从2021年的6.6%跌至2022年的3.58%。

当然公司也表示未来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的研发人员为134人,占员工总数的35.17%。

核心客户集中,关联交易占三成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企业发行人拥有13家控股子公司和14家参股、合营或联营公司。其中一家海博思创的参股子公司新源智储,尤其值得关注。

据悉,2020年-2023年,海博思创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金额为1.89亿元、6.55亿元、 21.98亿元,分别占海博思创营收的51%、78%、84%。公司营收严重依赖几个客户的问题,在此次IPO信息中显露出来。

海博思创与其最大客户新源智储的交易往来也值得密切关注。据了解,从2020年-2023年,海博思创向新源智储销售的金额分别为 2,045.22 万元、20,290.61 万元及 80,386.27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2%、24.22%及 30.61%。而这个新源智储正是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和海博思创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也就是说,海博思创不仅对个别客户的依赖度程度很高、相对集中,最大的客户还是自家参股的子公司。

(上图为新源智储股权结构图)

海归博士的创业史

成立于2011年11月4日的海博思创,由张剑辉和徐锐夫妇共同创立。公司名称有两层含义:一个是“HyperStrong,希望公司发展更大更强”,另一个是“海归的博士想创业,干出一番事业”。目前公司已经发展十余载,经历8次增资以及6次股权转让,公司旗下子公司数量破十,公司规模正在不断壮大。

作为实际控制人张剑辉和徐锐夫妇,直接持有并通过嘉兴海博实际控制的股份比例合计为 32.33%。

海博思创被称为国内储能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也是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多年的榜首。公司创始人张剑辉,本科及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后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曾担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资深电路设计工程师、资深电路设计经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集团首席技术官。

2011年,海博思创成立,主要业务是智能电网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相关产品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2014年以后,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海博思创的电池管理系统应用在东风汽车的新能源商用车上,成为东风汽车的一级供应商。截至2015年,海博思创做了多个微网储能项目,同时动力电池系统出货也超过5000套。从起步到成型,海博思创这一步走了四年。

当时的储能还是冷门行业,储能大多情况下应用在智能微电网中。实际上,目前国内的一些储能厂商,也大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路径,从微网到储能,从而完成了原始的技术积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放量,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储能的经济性得以提升。2020年以来,新能源配储政策的出台,让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储能市场也到了爆发的前夕。

创新产品,躬行为人

储能行业细分了很多条赛道,竞争最激烈的还是系统集成这一条。在储能系统集成赛道上,有老牌的企业镇守,也有新兴企业想入局分羹,试图从中寻找抓住储能“风口”的机会,一飞冲天。在热火朝天的竞争下,技术才是硬实力。海博思创能发展的如火如荼,离不开它在储能领域的深耕。

目前,海博思创已经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具备CMA和CNAS认证的电池及系统测试实验室。实验室积累的大量相关数据,有利于公司对产品和技术进行迭代更新,海博思创还将独有的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模技术应用到了固态电池管理领域,推出了Hyper Safe系列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产品。而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模技术,能够针对电池的发热效率、膨胀力、充放电曲线、寿命特性等建立相关模型。

张剑辉为人低调务实,始终跟同事们奔走于一线。“创新”在技术产品上,“躬行”在为人做事上,一直是海博思创的企业文化。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