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宁德时代「万亿市值」之后,还能更进一步吗?

日期:2021-06-10    来源:资本侦探  作者:张嘉豪

能源财经

2021
06/10
10: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宁德时代 曾毓群 特斯拉

“唯一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在全球化的竞技场中,每一个回合的打斗之间,没有片刻的休息。”杰克·韦尔奇的这句话,或许能解释宁德时代今天的“成功”。

截至6月4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为432.21元/股,最新总市值为1.01万亿元,这是继5月31日后再次突破万亿大关。

仅靠500亿的收入就撑起了万亿市值,这使得宁德时代在“万亿俱乐部”中显得有些“另类”。在这个圈子中,中国人寿2020年的净利润约等于宁德时代的总收入。面对这一“反常”现象,也难怪有机构“唱空”宁德时代,预测目标价打六折。

唱空也好,看涨也罢。总之,借助着市值破万亿的东风,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再次登上中国香港首富的宝座。据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实时榜单显示,截止到6月5日上午9点,曾毓群和李嘉诚分别以388亿美元和349亿美元,分列全球富豪榜33位和第40位。

回顾历史,我们总能在一家公司的身上看到其创始人的底色。大公司们无不如此,乔布斯之于苹果、马斯克之于特斯拉、马化腾之于腾讯……

宁德时代的成长,也走的是一条符合其创始人气质的道路。从“香港新科”(SAE Magnetics)最年轻的技术总监,到整个香港最有钱的人之一,曾毓群用了22年。

曾毓群鲜少接受采访,关于他的性格理念流传最多的是两幅挂在办公室里字画,一幅是“赌性坚强”,另一幅是“溥博渊泉”。关于第一幅“赌性坚强”,曾毓群曾说,“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第二幅“溥博渊泉”,则意味着像苍天那样广大无边,像无底深渊那样深厚、源远流长。

技术打天下

1999年,埃隆·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两位来自硅谷的合伙人创办了一家在线金融服务和电子邮件支付业务公司“X.com”(Paypal前身)。而那一年,身处太平洋彼岸的曾毓群正在香港一家硬盘磁头代工厂里做工程师。

当时两人的业务和领域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也不会想到20年后会分别引领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发展,并成为各自重要的合作伙伴——2020年,马斯克的特斯拉与曾毓群的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为前者在全球最畅销的电动车型Model 3连续两年供应动力电池。

后来,凭借着卖掉自己所持有的Paypal11.7%的股权,马斯克拿到了1.65亿美元,然后在自己的电动汽车、火箭事业上走得越来越远。而很快,曾毓群也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辞职,出来创业成立了一家主营做MP3、手机锂电池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ATL)。

ATL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于是曾毓群和朋友们只好去购买专利。他们向贝尔实验室购买了电池专利的授权,并解决了贝尔锂电池出现的鼓包问题。凭借着这一技术改善,ATL随后拿到了苹果、三星等多家大公司客户的订单。1999年创业,2002年即实现盈利。

这是曾毓群和他背后的ATL公司一次成功的技术攻坚。尝到了拥有核心技术的甜头,再加上曾毓群自己就是学技术出身的,于是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便更加注重技术的研发和优化。

2012年,宝马找上门来,将一纸订单摆在曾毓群的面前。一年前,他刚带领动力电池部门从ATL中独立出来,成立了如今的宁德时代,简称为CATL(Contempory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宝马的订单是宁德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笔订单。彼时,对于这家还只是在动力电池行业门口徘徊着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宁德时代最终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据媒体报道,当时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了数百页德文生产标准文件。后者在研究文件之后,打通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测试的全流程,成功将自己的动力电池系统装上了华晨宝马旗下首款纯电动SUV“之诺1E”。

如今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就在这样“技术打天下”的背景下正式进入行业。

然而,不仅是对已有技术的优化与更新,宁德时代也在对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着精准的判断。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大部分电动车上装配的都是磷酸铁锂电池。数据显示,2015-2016年,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占到整个国内市场的70%左右。

但是宁德时代则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的广阔前景,并且在研发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这项电池技术上。

随着新能源乘用车需求的爆发,广大的消费者开始对于对续航里程焦虑起来。显然,能量密度大幅领先的三元锂电池才最有可能让电动车摆脱“里程焦虑”。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将补贴政策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这让更多车企将目光投向三元锂电池。

对于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正确选择,让宁德时代异军突起。从全球电池装机量数据来看,宁德时代2020年以34GWh的装机量,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达到24.82%,从2017年起连续四年摘得桂冠。今年1-4月,宁德时代以21.4GWh的产能,占据了全球市场32.5%的份额,再次巩固了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的地位。

然而,从2012年进入行业,到连续多年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再到市值破万亿,这一切是无法仅仅凭借技术做到的。事实上,动力电池行业背后是一条长而复杂的产业链,整合上下游资源来保障供应的稳定性、规避风险是十分必要的。曾毓群和宁德时代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已高度嵌入新能源产业。

不止于供应商

早在2017年,曾毓群就在员工群里发过一封名为《台风来了,猪真的会飞吗?》的内部信,把宁德时代比作在政策补贴的台风中飞舞的“猪”,提醒员工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因为2015年到2019年的“白名单”政策,一些知名海外电池企业(如LG化学、松下),无法切入当时全球最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在这样的“政策壁垒”下获得了快速发展机会。

居安思危的气质让曾毓群和宁德时代将神经紧紧绷住。“我们有无想过,如果外国企业下半年就回来,我们还可以蒙着眼睛睡大觉吗?国家会保护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吗?答案不言自明。”曾毓群在那封内部信中这样问到自己的员工。

在激烈的商业世界中,行业龙头被后起之秀追赶、超越甚至吊打沦为背景板的故事,已经出现过太多回。更何况整个新能源产业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座次的变换再正常不过。

相对于较成熟的产业来说,动力电池的风险相对较高,并且行业内存在着激烈且不断加剧的竞争。这也是即便市值已破万亿,仍有投行“看空”宁德时代的原因。5月31日,摩根士丹利将宁德时代的评级下调至“低配”,目标价251元。

宁德时代早已预见到了行业未来激烈的竞争格局,没有固步自封于自己行业领先地位,而是积极布局供应链上下游。如今的宁德时代,不仅仅是一家电池供应商,还是一家能源公司、投资公司和服务公司。

一方面,宁德时代超前规划产能,以抢占未来更多的市场。据国金证券研报统计,宁德时代已经规划8个独资生产基地,规划产能超500GWh,加上与主机厂的合资产能95GWh,总规划产能达600GWh,产能位居全球首位。若以每GWh设备投资在2亿元左右计算,这就是1200亿元的投资额。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据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2018年以来,宁德时代对外投资及合资成立的企业超过45家,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超过10家。

除了投资的公司数量较多,宁德时代投资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智能装备制造、充换电、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两轮电动车乃至芯片、半导体,很多领域都能看到宁德时代的身影。算上在各领域的项目投资,宁德时代投资帝国已砸入超2000亿元。

仔细分析宁德时代的投资逻辑,不难看出其对于行业的现在、未来都有自己的把握和应对策略。对上游,投资的更多是原材料企业,这是为了保障金属矿产的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性,从而保持供应链的安全和持续。

对下游,与车企建立合作项目保证订单量或是成立合资公司、建立新的产能基地。宁德时代除了独资生产基地,还和上汽、一汽、广汽、东风、吉利等车企投建了合资工厂。从目前的规划来看,5年后,宁德时代建成的产能将是2020年的10倍之多。

如此庞大的产能仅仅靠着技术是无法做到的。一家企业想要在产业链中获得话语权,要靠技术、规模和管理能力三个要素。技术只能保证一段时间内的领先,随着产业不断走向成熟,规模化生产才是更加重要的。大手笔布局投资,正是宁德时代扩张规模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几天,宁德时代将迎来关键节点。6月10日,宁德时代9.52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将上市。以最新收盘价(432.21元/股)计算,解禁市值约4100亿元。宁德时代作为创业板首家万亿市值公司,未来究竟会走到哪里呢?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