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资本 » 正文

一窝蜂跨界造车,“弯道超车”万万使不得!

日期:2021-04-25    来源:科技畅想曲

能源财经

2021
04/25
11: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美团造车 小米造车 华为造车

最近一两个月时间里,“造车”已经成了风靡行业的热词,小米造车华为造车,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滴滴也要造车、美团也想造车、海信海尔大疆什么的都想造车,我不禁从脑干深处冒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年头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一些跟汽车毫不相干的企业都想跨界造车?他们真的以为电动汽车就是“电机+电池+轮子+沙发”?相信屏幕前的你也一定是满头小问号。

一时间大家蜂拥而入某个领域,那其中绝对是存在猫腻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资本总是逐利而来,就像现在的流量小生和各种令人反胃的影视剧一样,资本蜂拥而来并不是因为演员有什么实打实的演技,而是凭借粉丝经济能赚钱,至于钱是怎么赚的大家心里都懂。再说到造车这里,由于我国目前的燃油车保有量依然很高,因此电动汽车市场依旧处于增量状态,再契合一下“智能”、“AI”之类的时髦词汇,跟着就能吸引资本逐利。

然而,大家都记得当年“新能源汽车”概念刚刚面世的时候,众多车企是如何蜂拥而入的,以及是如何骗取新能源补贴的。很多有资质的整车厂或者挂靠配件厂直接成立皮包公司,左右手倒一倒就轻松薅到羊毛。而到了现在,上一轮的新能源汽车跨界虚火还余烬尚存,新一轮的“智能汽车”乱战就已经开始,而且这次还要面对截然不同的产业生态、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众多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乘用车产能过剩问题。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能问题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乘用车企业共122家,总产能为4153.2万辆;我国乘用车总体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到2020年的48.45%。也就是说,电动汽车的产能已经严重过饱和,后来者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但还是像前面所说,我国传统能源汽车发展瓶颈始终存在,而电动汽车眼下前景明朗、有政策加码、更有资本追捧,造成了现在的一派盛况。

但,一派盛况过后也必然是一地鸡毛。在从蓝海转向红海、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过程中,势必有一批企业、一批产能被市场所淘汰,其中究竟会浪费多少资源、造成多少污染,恐怕无法去量化。业内专家也表示:“使用环境不健全、不完善、不规范,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是解决痛点,而不是扩大产能”。用我们看得懂的白话来讲,就是粗放发展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参考现在的共享单车市场,就已经是个没人愿意接盘的烂摊子。

恐怕很多人脑海里都会生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造车这事儿,一定能吃得上政策的红利。反正都是纳税人的钱,国家的羊毛不薅白不薅,热度也蹭到了、名气也打出去了、钱也捞到了、股价也涨停了,岂不美哉?且听我毒舌:但凡跟大跃进沾边的,大体上都是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最终获益的也大概只有资本;至于有些人说这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那只能告诉你:交法明确禁止弯道超车。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