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电动车的未来之路,特斯拉还是苹果?

日期:2021-03-01    来源:未来城市实践  作者:李源

能源财经

2021
03/01
10: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特斯拉 苹果造车 新能源汽车

01.从苹果造车谈起

Apple(苹果)绝对有能力造一辆更漂亮的Tesla(特斯拉),从产品设计角度可以说天然享有Tesla2的期待值。

自动驾驶却是不用指望的,即使采用融合感知,其智能决策依然达不到我们对于自动驾驶的期望值的哪怕一个零头。剩下的核心技术,之于电动车,恐怕就是电池。

我们是有理由相信苹果可以有所突破。是能量密度吗?不太可能。智能手机最大的短板就是电池,伟大如Apple也不能例外。

试想一下,如果手机的续航能够翻番,生活将多么美好。Apple在这方面若有突破性技术,没有理由不先用在自家的移动终端上。既然增效无从谈起,那么比较合理的就是电池降本。

似乎,Apple与Tesla处于同一赛道——造车,造漂亮车。所以Apple想要革Tesla的命,除非真的面向未来造车,而这终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若苹果对Tesla无法构成实质性威胁,地球上还有谁能对抗Tesla?

02.国产马一龙

中国以一己之力将新能源车市场推到了今天的热度,这样的体量和决心,地球上别无分店。这也催生了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雨后春笋之势,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估值飞升。

很多人都喜欢拿iOS与Android来类比Tesla和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关系。殊不知Tesla的打法下,其竞争逻辑与手机市场之争是不一样的。

抛开Tesla超充桩的系统性布局和对电池研究的投入不说,单是其共用平台生产Model 3和Model Y,就会在成本上不断扩大优势。而且其自动驾驶表现更为出色,(超维度)打法更加多元化。

就好比,如果Apple的新机比Android卖的还便宜,手机销售排行榜会变成什么样子?政府用车和运营车辆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限制,但是消费者却无法被强制,他们只会选自己喜欢的。

新能源车的较量其实不在于车与车之间的较量。回归本质,是人的较量。企业发展最后能否成功(上市只是个人套现的成功,对于企业却只是开始),本质上都是创始人/CEO的因素。如此看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创始人之间的对决。马一龙不仅重新定义了电动车,也奠定了电动车的偶像消费模式。不可否认,李斌、李想、何小鹏都是绝顶聪明的人,项目运作和挣钱能力不逞多让。但是跟马一龙比起来,你会发现,他们根本是两个物种。

稍加推演,新能源汽车的品牌间的竞争和其发展就清楚明白了。

创始人决定企业文化,像马一龙这样不停的寻求创新和变革的强力CEO,只会让国内的模仿者没有招架之力,除了跟随模仿,以及争夺“国产马一龙”这种虚名外,其实也没多少实质性的动作可以期待。

但是Tesla却不会给他们多少时间,依托技术的狂飙以及马一龙在资本市场的驾轻就熟,价格屠刀不但不会迟到,甚至极有可能提前。如果Tesla不是原地爆炸,造车新势力的命运基本攥在马一龙手上。

技术干不过,市值被碾压,高喊爱国口号似乎也无法改变命运。

怎么玩?我问你 - “国产马一龙”。

1000km续航?通过电池加量达到更远的续航。这个方法不仅笨,而且回头看就是标准的笑料(站在科技发展史的高度看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长距离交通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比如油车,再不济,插混也可以,为什么一定要用纯电呢?!当产品经理站在客观规律的对立面时,其产品本身不值得期待。消费者是聪明的,恰如市场符合客观规律。不聪明的消费者毕竟太少,本就无法支撑一个品牌(无法理解那么多造车新势力是如何统一到不断加码电池这个思路上),更何况在被市场教育后也会回归聪明。

天,总会亮的。

指望自动驾驶吗?别逗了,那只是块遮羞布。这么核心的技术马一龙绝对不会采用攒机方案。只有自己尝试过,才知道自动驾驶是多么不靠谱。发布自动驾驶功能时官宣得仿佛自己十月怀胎一样,一旦出事就立马甩出委托研发的合同,让技术方案公司来背锅,这些都是标准操作,就像肥皂剧的桥段一样,毫无新意。

只是,操守呢?

当然可以造飞机。以现有的成熟技术,离开地面完全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不愧是商业奇才!只是,用通航去拯救汽车的败局,这个顺序设置得如此诡异,穿越剧都不敢这么写。

这脑洞,超赞!

03.差异化竞争——宏光Mini EV

暗淡中,还是有一线曙光的。

五菱,这个神奇的品牌,历史上推出过多款国产神车,竟然也造电动车——宏光Mini EV。

这是一台可以上牌的正经汽车,满足代步车的一切基本需求,尤其是电池和续航,凸显产品定义的思路异常清晰——大城市开车到80 km/h以上的机会并不多,25km/h就是早晚高峰的真实写照,绝大多数出行都不会超过2人;单程1小时是正常人通勤的上限。

再看看外形设计,清爽,不似日本的K-car那样呆板。颜色也很年轻,看得出设计师没少花心思。关键是价格,一贯的接地气,回头看看那些无法上牌的老头乐,简直丧良心啊。

宏光Mini EV 在2020年推出仅5个月就卖出12.8万台,绝对的销售冠军。

爆款背后,我们看到这款产品从立意到破题,从设计到定价,其产品设计的整体性一以贯之,思路也非常务实,足见五菱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产品经理队伍。

虽然也有欧拉熊猫和其他品牌共同瞄准这一市场,但是相比宏光Mini EV,他们的产品不够纯粹。站在产品经理的视角看,宏光Mini EV太优秀了,会在这一级别的车款里独占鳌头,就像Tesla俯视其赛道上的所有电动车品牌那样。

3万元买不了吃亏上当,弄个电动牌先上车也不赖,城市物理空间有限,会让这种恐慌型消费加速蔓延下去,进一步助推微型电动车(A00)成为电动车消费的主导力量。

国家要发展电动车,二线和三四五线城市的电动车容量会被电动A00加速填满,到时候摇号与限购就不再是北京独享的“福利“。

尽管Tesla,苹果汽车(或许未来几年),都是大家钟爱的产品,但是不好意思,请先排队摇号去。你的机会并不比宏光Mini EV多。

04.中国电动车行业推演

今后5年是中国电动化高速发展的5年。尽管电动化的未来10年都是黄金发展,但是今后5年是定格局的5年,也是至关重要的5年。

汽车消费是典型的toC市场,无论品牌宣传多花哨,销量终究都是靠产品说话。可以预见,Tesla以其强大的产品和系统能力成为中国电动化的实质受益者。

于是乎,街头巷尾逐步演化成Tesla携手A00微型车的电动车生态。扁平化发展格局挤压腰部市场向两极发展,让腰部市场逐渐失去存在感。Tesla和宏光是两极各自的优秀代表,身后还有一众“龙套君”——倒也和谐的一张合影。

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虽然A00的数量具有压倒性优势,但是电动车的利润,大部分却会被Tesla和BBA吃掉。电动化蓬勃发展,国内的汽车工业却依然没有赚到钱,除了为Tesla做嫁衣裳。

05.唯一的出路——改变底层逻辑

回望当年,美国举全国之力,创立NASA,完成了很多创举,后来这些技术突破转化后也大大的助推了民用领域的技术大爆发。可以说,如果没有NASA,再给马一龙20倍的资金投入,他也没能力放卫星,想都别想。没有巨人的肩膀,个人能力再强依然是苟在井底猥琐发育。

德国人研究内燃机超过百年,技术积淀和认知深度绝对不是我们短期可以超越的,这一点大家都掂量得清楚;靠硬碰硬死磕技术,理论上是唯一通路,只是时不我待,于是寄希望于电动化,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电池就容易搞吗?从材料体系到生产工艺,又是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天下。技术突破不是单靠砸钱就可以达成,核心技术研发更是与人海战术没有半毛钱关系。电池技术难度比内燃机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漫漫其修远兮。

追赶和超越,目标就在那里,且非常清晰。但是路径呢?

一定要找到那条路,那种用普通技术,用我们玩的转的技术去打别人的高科技的路线。

天方夜谭?不,时代的扁平化发展,确实赋予了中国这个机会。这就是借助新基建,探索新型城市模型,通过设计适应未来发展的产品来改变底层逻辑。

城市用车,换电确实是一个综合优势非常明显的解决方案。

车辆电池用量减半,降低车重,能效比大幅提高;

统一电池规格,更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价格更具优势;

削峰平谷,弹性充电,电网负荷最优,将电动车、风光发电、储能融合打通,正向推动国家新能源战略;

慢充(弹性集约管理)模式下,有利电池健康,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

车电分离,责权明晰,有利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不同地域(温带与寒带)适配不同电池,平衡安全与性能,系统最优。

如此多的优势集于一身,可谓全系统最优,那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变换换赛道呢?

06.换电的阻力不在技术

换电是好,问题在于,如果每家车企都设计自己的换电系统,而不兼容他家,那换电的优势就不是大打折扣,而是荡然无存。

指望造车新势力吗?很难,他们都是心比天高的品牌(威马除外),走的也是Tesla路线(虽然都是攒机的思路,但是各自都有各自的调性),如何肯屈尊与其他品牌共用换电设施呢?

统一了电池规格,下一步就是统一底盘,那么还有什么不能统一的?

车标!

大家都是上市公司,还分处两地,这个整合的难度大了去了。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合并以后的公司叫什么?同样的问题也可以去问问比亚迪、长城或吉利。恐怕是没有答案的。

那么,还有谁?

07.最后的希望——国家标准

真正支撑中国汽车工业的并不是这些造车新势力,而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这些国企(看看销量就清楚了)。他们了解汽车,也服从国家意志,在新能源战略的号召下可以形成统一力量。

站在新能源政策的高度,应该尽快着手统一换电标准和相对应的电池模块标准,在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下快速推进行业标准,进而制定国家标准。

让国有电动车品牌统一到这一标准下,高效服务大中城市的电动车出行。规模效应下,其他的国产品牌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汇聚到这一标准下。

这似乎是国内电动车企业面对灭霸Tesla的唯一破局之路。如果最后Tesla也进入这个标准和体系,那它就不再是Tesla,自然也失去了价值。

08. 希望

汽车行业发展百年迎来了最大的变局。扁平化发展让群狼有机会与大型猫科动物正面对决,打一场翻身仗。

希望国内的传统车企们能够学习五菱,造老百姓喜欢的车;并且更进一步,认真考虑一下什么是城市友好的车,什么是有助于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未来交通工具。

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工业并不会没落,Tesla也只是表象。但如果不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后面超越的机会其实很渺茫。

下一轮整合后,地球上可能总共不会超过10家车企,而且极大可能,95%的产能都集中在头部的三家。希望中国车企们能够联合起来创造历史,成为汽车工业的Top3,引领未来出行。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