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研究报告 » 正文

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

日期:2021-01-14    来源:电力供需研究

能源财经

2021
01/14
10: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气候变化 能源系统低碳转型

2021年1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2021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公开发布《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研究报告。

提要如下,仅供参考。请以原版全文为准。

(1)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魏一鸣教授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方法 C3IAM ( the China’s Climate Change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推出《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报告。通过对全球134个主要排放国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可能避免的气候损失进行评估,提出了在后巴黎协定时代能够实现各国合作共赢的最优气候治理策略;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我国碳排放总体路径、行业减排责任、重点技术规划、重大项目布局等多个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我国引领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明确的“中国方案”。

(2)如果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应对气候变化,将给本国和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到本世纪末,实现2度和1.5度目标将为全球带来330-422万亿美元的累积净收益(2011年的不变价格,按购买力平价法),全球将于2065-2070年实现扭亏为盈。本世纪末所有国家和区域都能实现正的累计净收益,有望达到2100年GDP的0.5%至5.3%,即使是相对脆弱的国家,在2100年也将获得净收益。各国平均净支出小于年度GDP的0.6%,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是,温控目标下全球大约需要18-114万亿美元前期投资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扭亏为盈。

(3)为了实现长期温控目标和经济收益,根据“自我防护策略”,2030年全球需要在现有NDC基础上进一步减排190-290和280-3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实现2度和1.5度温控目标。所有国家和地区均需在现有NDC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其中,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本世纪中叶之前需要实现净零排放。

(4)为了刻画不同碳中和方式之间的替代以及同种方式不同时间的替代,自主构建国家能源技术模型(C3IAM/NET),模拟能源供给-加工转化-运输配送-终端使用-末端治理的全过程,覆盖消耗能源的全行业(涉及20个细分行业,600多种技术)。

(5)能源系统加速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是即使能源系统在可行技术路径下最大限度低碳转型并结合CCS大规模部署,到 2060年,距离碳中和仍有3-9亿吨CO2差距,需由森林碳汇来弥补。

(6)要加速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各个用能行业都需要加大转型力度,其中电力、交通、居民等部门是未来减排的重中之重。考虑能源系统不同程度转型和CCS不同规模部署情景下,2060年剩余CO2排放主要来自于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部门。按照我国更新的NDC目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有望于2025年实现全国碳达峰,峰值最高为108亿吨CO2。

(7)电力部门应重点发展风电、光电、CCS技术,争取“十四五末”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零排放。钢铁行业短期应加速小球烧结、低温烧结、干法熄焦、干式高炉炉顶余压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争取“十四五”初期实现碳排放达峰,中长期应加大电弧炉炼钢、氢能炼钢和CCS技术的部署。化工行业应发展轻质化原料、先进煤气化技术、低碳制氢和CO2利用技术、CCS技术等,争取实现关键化工产品的碳排放在2037年前达峰。对于建筑、交通等民生部门,为了实现我国2060碳中和目标,应争取实现“十五五”期间或“十六五”初达峰。建筑部门应继续提高采暖制冷效率,大幅提升电气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交通部门应优先铁路、水路运输,发展电动客/货车、氢燃料车、生物燃料飞机和船舶等先进技术。

(8)对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几点建议:新一轮气候协定建议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集成的“混合机制”;建议制定缔约方自主减排贡献目标的编制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全国和全球统一碳减排市场机制建设和完善;加快推进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提前有序部署CCS项目。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