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
事件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93亿元,同增长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9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0.32%。收入实现正增长,利润端阶段性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玻纤纱及制品实现营业收入为99.39亿元,同增4.21%,其中公司主要产品粗纱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可推知公司产品单位售价出现下滑,营业成本同增22.99%,价格下降、成本增加叠加使得毛利率下降9.6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原部分销售费用重分类至营业成本所致,将为公司履行合同发生的运输费、港杂报关费及佣金计入营业成本。从收入结构来看,海外收入同比下滑1.59%,我们预计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关,在此情形下,国内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9.19%。费用端来看,公司财务费用阶段性增加,我们预计同公司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增加有关。
产能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公司整体产能建设稳步提升,产品结构优化齐头并进。报告期内,全年粗纱产量实现双位数增长,随着桐乡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年产6万吨电子纱暨年产2亿米电子布生产线项目满产运行,公司电子布产量同比大幅增长,E8配方实现池窑生产,开发9项新产品,产品机构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巨石成都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美国项目投产后2020年有望进一步提升效益,印度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未来公司产能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产品结构优化和海外市场开拓将会持续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行业有望底部回暖,公司有望受益
根据公司公告,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527万吨,同比增长12.61%。其中,电子纱、普通增强纱、热塑纱等玻纤纱品种增长明显,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长期低位,同时2019年玻纤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4.90%,是自2011年以来,行业主营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同时也是自2014年以来,利润总额增速首次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我们认为伴随着2019年新增产能影响的逐步消化,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在2020年边际改善,价格有望企稳并进入上行通道,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单从公司2019年Q4单季的经营表现来看,公司单季度实现收入增速14.65%,增速快于全年增速,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增速25.70%,扣非归母净利Q4单季降幅16.2%,降幅收窄,可见公司经营情况在2019Q4已经开始边改善。
盈利预测,由于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0、21年的净利润由24.02亿元、28.34亿元调整为25.21亿元,29.10亿元,对应EPS为0.72元、0.83元,对应PE为11.13X、9.6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需求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大幅下滑,项目建设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