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统计 » 能源统计动态 » 正文

2016年贵州工业产业发展概况

日期:2017-03-07    来源:贵州省经信委

能源统计

2017
03/07
15: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化工产业 电力产业

2016年,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重点产业均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优势特色产业贡献突出,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加快发展。

一、总体发展概况

(一)规模持续扩大,重点行业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32.1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0%)3.9个百分点,工业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三位。全省500万元口径工业投资完成3076.5亿元,工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2%。全省工业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全省新增工业机器人、地面通信导航定向设备等42种工业产品,产品种类占统计目录工业产品种类的比重为55.2%,产品覆盖率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截止到2016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突破5000户,达到5047户,比上年末净增565户。全省19个重点监测的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2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纺织、建材3行业增速在20%以上,分别达到66.6%、24.6%、20.6%。

(二)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增长加快。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体稳定,四大行业合计实现增加值2193.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4%,比重较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89.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7%,比重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省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工业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新兴产业增加值557.73亿元,同比增长27.85%,其中,以大数据为引领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93.38亿元,同比增长66.6%;大健康医药中的医药制造业增加值126.57亿元,同比增长12.3%。

(三)企业效益总体提升,新入规企业贡献突出。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实现主营活动利润636.9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40.6亿元,增长12.9%。全年亏损企业数为738个,比上年减少8.0%。全年新建投产入规企业实现增加值182.91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

(四)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16年,全省500万元口径工业投资完成3076.5亿元,工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2%,全省十大产业项目共完成投资2473.2亿元,占工业投资的80.4%。特色食品、烟草、民族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投资增幅均超过16%,分别达到41.7%、24.9%、21.9%、18.1%。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调度工作推进良好,全年全省亿元以上正常推进的工业项目数为537个(含未入统项目),完成工业投资768.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6.5%,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74个,完成投资229亿元。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重点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企业1130个,实现技改投资350亿元左右,其中列入省级的重点企业共202户、211个项目。

(五)园区发展加快,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2000万元口径及以上)工业总产值9568亿元,实现税收634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口径)2645亿元,新增从业人员152679人。全省园区累计签约项目2238个,累计签约资金5527亿元,入园项目2107个,开工项目1973个,投产项目1166个。全年建成标准厂房491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标准厂房4100万平方米,入驻率为92%。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9个,日处理能力达33.57万吨/日。

二、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一)白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烟草产业仍面临下行压力。

全省白酒产业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全年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49万千升(折65度,商品量),同比增长10.5%;完成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8.2%,位居各产业增加值第一。茅台集团累计完成增加值444亿元,占全省白酒产业增加值的60.4%。

全省烟草商业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1.62亿元,同比增加16.96亿元,增长3.06%。实现税利174.12亿元,同比增加14.05亿元,增长8.78%;全省卷烟工业产量232万箱,同比下降8%;完成工业增加值273亿元,同比下降9%。完成销量235.7万箱,同比下降9.26%;实现销售收入333.6亿元,同比下降8.82%;税利247亿元,同比下降12.44%,总的看,全年烟草商业主要指标除利润小幅降低外,均呈增长态势,但卷烟工业受国家控烟政策和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调生产计划影响,下行压力一直较大。

(二)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3.38亿元,同比增长66.6%,高于全省工业(9.9%)56.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1-12月拉动全省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9.6%。主要产品稳定增长,累计生产手机13031.26万台、同比增长546.8%(其中,智能手机1975.32万台、同比增长1388.6%),平板电脑304.81万台、同比增长51.5%,平板电视191.24万台、同比增长43%,集成电路12050.77万块、同比增长291.3%。

(三)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产业总量和投资规模总体上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6.5亿元,增加值增速15.3%。子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38.4%和28.2%,对装备行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1.9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下滑3.2%,是唯一出现增速下滑的子行业。2016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投资(500万口径)510.3亿元,同比增长18.1%,投资规模居十大产业之首,是第二位的1.4倍。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吉利贵阳整车产业化基地、贵州长江纯电动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对全省装备工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四)化工产业增速放缓,效益持续下滑。2016年,全省化工行业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以实施“千企改造”为主抓手,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经营保持平稳,整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03.7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年行业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磷矿石产量(折含五氧化二磷30%)、磷酸铵肥(实物量)、尿素、合成氨(无水氨)、甲醇、橡胶轮胎外胎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7%、3.2%、40%、0.8%、52%、1.9%。受化肥产能过剩、下游农产品低价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效益整体下滑。预计2016年全省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9亿元,同比下降18.2%。目前全省化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依然明显。仅就磷化工而言,磷肥等初级产品比重过大,产值占磷化工总产值比例90%以上,磷酸盐以外的精细磷化工产值占比不足1%。在产品价格长期走低、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行业经济效益整体下滑,但进入四季度以来,随着产品价格的持续回升,化工行业整体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五)医药产业总体平稳,大企业大品种贡献突出。2016年,全省医药产业运行总体平稳、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大企业大品种贡献突出。全年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6.6亿元,同比增长12.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对全省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8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民族医药完成产值366.2亿元,比2015年净增41亿元;中成药产量10.52万吨,同比增长23.3%;累计产销率91.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获新版GMP认证的企业41家,认证生产线99条,全省累计认证企业135家,认证生产线398条。益佰、百灵、景峰等重点调度的10户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36.95亿元,同比增长10.35%。百灵、景峰、汉方、健兴3户企业工业产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22.6%、21.9%、21.9%、21.7%。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20个品种完成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5%。

(六)特色食品产业增长稳定,市场持续向好。2016年,全省特色食品产业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做强品牌、提升品质、优化品种”三品工程,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和资源整合,呈现出产值稳定增长、规模持续上升、市场稳定向好的态势。全年特色食品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完成212.8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产销率为98.7%,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老干妈、贵州好彩头等企业基本实现零库存。子行业中,天然饮用水工业全年完成增加值为35亿元,同比增长8.2%;精制茶工业完成增加值为46.5亿元,同比增长7.8%。全省重点调度的23个项目总投资57亿元,2016年度计划投资10.8亿元,已全部开工,目前已投产19个项目,投产率为82.6%。

(七)有色产业保持企稳回升态势。2016年下半年以来,有色产品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企稳,行业开工率稳步提升,主要产品产量明显增加,行业继续减亏,大部分企业持续盈利。2016年,全省有色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86亿元,增速为13.6%。全省氧化铝企业已满负荷生产,电解铝除个别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投产、复产仍保持较好积极性,到12月底开工率85.81%,环比增加8.6%。全年有色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明显,氧化铝产量499.61万吨,同比增长20.4%;电解铝产量86.41万吨,同比增长1.1%;铝材产量75.6万吨,同比增长34.6%;十种有色金属产量96.75万吨,同比增长5.80%。在电费保持优惠和市场价格上涨的条件下,全省电解铝行业减亏加速,部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状态。2016年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盈利2.06亿元,遵义铝业股份公司盈利2.06亿元,安顺黄果树铝业盈利1.00亿元,遵义玉隆铝业盈利1812万元。贵州华锦铝业盈利4.82亿元。

(八)电力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四季度电煤供应偏紧。2016年,全省电力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支撑了工业的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421.21亿元,同比增长9.8%,对工业的贡献率11.1% ,排名第三,仅次于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省内发供用电量稳步增长,呈现企稳反弹的走势。全年统调发电量143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其中,火电发电量92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贵州大工业用电量强力反弹,从1月的负增长18%到12月底的增长21.7%,带动贵州电网省内售电量890亿千瓦时,实现了5.4%的增长。全年电煤供应前松后紧,供求关系逆转。1-9月份,电煤总体宽松。但进入10月后,受煤炭生产不足、来水大幅减少水电少发、省内用电负荷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电煤供应骤然趋紧,供应价格大幅提高。面对电煤紧张,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有效遏制了电煤持续下滑的趋势,统调电厂电煤库存从2016年11月初的220万吨稳步回升至2017年1月中旬的350万吨,为保增长、保运行、保春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建材产业呈稳步发展态势,但去产能依然严峻。2016年,全省建材行业保持中速增长,主要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增长,行业效益明显提升,但部分子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2016年,全省建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4.46亿元,同比增长20.6%。全省水泥产量同比增长8.1%,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长29.5%,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产量同比增长13.6%,天然大理石板材产量同比增长14.1%,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增长57.7%,耐火材料制品产量同比增长15.4%。2016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共912家,主营业务收入1092.34亿元,同比增长25.96%;行业利润总额55.21亿元,同比增长110.75%;行业亏损企业数134家,同比减少20.42%。总的看,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自律自救下,建材产业的严峻形势得到一定控制,行业主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利润增长明显,亏损大幅减少,负债略有降低,但水泥、墙体材料等部分子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严重、企业应收账款多、财务费用支出大等问题,一点程度上影响了全省建材行业的快速发展。

(十)冶金产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6年,全省冶金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3.8%。全省冶金产业主产品产量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全省生铁产量同比下降8.9%,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0.6%,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3.2%,但铁合金产量同比下降4.0%。主要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到12月份,首钢水钢的钢材价格同比增长74%;首钢贵钢含铅易切钢价格同比下降0.28%;贵州钢绳(集团)公司的钢丝、钢丝绳、钢绞线价格同比分别上升20.37%、3.63%、9.81%;武陵锰业金属锰价格同比上升75.35%;利南多晶硅的金属硅价格同比上升6.7%。受此影响,重点企业效益略有好转,首钢水钢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18.51%,亏损4.3亿元。首钢贵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同比增加7.7%,亏损359万元。贵州钢绳(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5.9%,盈利2100万元。武陵锰业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亏损1449万元。利南多晶硅实现销售收入6820万元,亏损481万元。纵观2016年全省冶金行业发展,上半年形势比较低迷,从10月开始,因铁矿和焦炭价格上涨,带动钢价上涨,加之库存及市场因素,使得大部分冶金企业得到喘息机会,并有部分企业开始扭亏为营,迎来短暂“春天”。2017年,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及去产能政策的延续,冶金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在加强去产能、封停中频炉和高频炉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下,钢价重心仍有上移可能。

(十一)煤炭行业总体低位运行,效益有所好转。2016年,煤炭产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上半年企业仍在低谷中挣扎,下半年随着宏观经济好转,量、价出现明显回升。到年末,行业呈现复苏态势,但也面临随着而来的产量不足、采掘失调等问题。2016年,全省煤炭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5.7亿元,增速同比下降0.9%,行业增速仍处于低位。据省能源局统计,全年全省原煤产量完成16851万吨,与去年同期17366万吨相比减少515万吨,降幅为3%。在省内大工业开工水平提高、下半年天然来水减少等因素刺激下,火电发电量大幅提升,电煤消耗量相应增加;加之煤化工、焦化、水泥等用煤行业生产用煤需求回升,省内煤炭转向买方市场。动力煤价格自8月份的250-300元/吨(坑口含税5000大卡)一路攀升,截止到年末已普遍在400元/吨左右。受此影响,煤炭行业效益有所好转。1-11月煤炭行业亏损企业208户,较同期减少19户,同比降低8.4%;亏损面28.4%,较同期减小3.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减小4.7个百分点。全行业利润总额25.8亿元,较同期增加0.3亿元,同比增速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62.1%的态势,实现了1.2%的增长。10月份以来,通过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各项措施,电煤供应形势得到明显好转,全省统调电煤库存达到351万吨,但与400万吨冬储煤的目标任务仍有不小差距,短期内电煤保供形势依然严峻。

(十二)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全省新兴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两增长、一加速、一放缓”的特点。产、销量持续增长。受制造业整体回暖,众多新兴产业政策出台以及企业年度、季度末期考核机制等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新兴产业产、销量保持强劲的增长。2016年全年14家调度龙头企业中7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均超过15%,其中安达和黄帝车辆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5.11%和119.98%;11家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实现较快速度增长,其中安达和以晴全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52.43%和58.92%。投资加速。受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政策利好和转型升级倒逼,新兴产业扩产、扩能投资加速;12月份,黄帝车辆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000万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88.3%,全年完成固投1.02亿元,是上年的11.5倍。泰邦生物全年完成固投7325.2万元,是上年的8.9倍。利润率增速放缓。受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先进技术扩散等影响,企业产品利润率呈下降趋势。2016年,百灵制药四季度利润率为30.55%,低于年利润率4.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时代沃顿四季度利润率为18.54%,低于年利润率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从子行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保持快速发展。2016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7.23亿元,同比增长32.12%,引领我省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受保军任务增加影响加快发展。随着军工升温、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推进,贵飞、黎阳以及詹阳动力的军工订单任务明显增加。2016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1.71亿元,同比增长22.19%。新材料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凸显。在利好政策和行业复苏主要因素推动下,振华新材料、安达磷化、时代沃顿、首钢贵阳特钢4家新材料龙头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长46%,销售收入累计同比增长52%,领跑整个新材料产业。2016年新材料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8.3亿元,工业增加值50.89亿元,同比增长15.28%。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但竞争或将加剧。在前期货款回收以及新能源BRT公交车订单的带动下,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产销止跌回升。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调低,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2016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84亿元,同比增长43.57%。节能环保行业市场潜力大,但有待规范发展。2016年全省节能环保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14 亿元,同比增长34.74%。随着《“十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出台,未来五年将增加17万亿元投资规模,释放巨大空间。但受低劣产品低价竞争的不利影响,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近2个月的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2%左右。

返回 能源数据统计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能源数据热点排行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