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政策 » 中国能源政策 » 能源政策法规

1万辆氢车、100座加氢站《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发布

日期:2022-07-19    来源: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能源资讯中心

2022
07/19
08: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加氢站 氢燃料电池汽车 山东氢能政策

7月12日,山东省能源局表示,近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等八个行动方案的通知》,此次发布的八大工程行动分别为《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煤炭天然气原油储备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海上风电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蓄电池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核能发展建设工程行动方案》。

其中,《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明确,将充分发挥山东氢能资源特色优势,到2025年,实现氢能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的突破,并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1万辆、建成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则更进一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品牌,全面建成氢能产业发展高地,将氢能产业规模拓展至5000亿元。

为此山东将实施科技领航、品牌培育、固本强基、交通应用、生态优化“五大发展行动”,将山东建成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在装备制造品牌培育行动中,将围绕PEM电解水、碱性电解水和SOEC等制氢设备、运氢管束式集装箱、加氢站用压缩机等重要装备,挖掘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成为“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形成“山东氢能”品牌多层次发展梯队。支持济南打造“中国氢谷”,建设科技创新、商务会展、应用示范基地;支持青岛打造“东方氢岛”,建设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支持淄博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建设规模化制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部件产业基地;支持潍坊打造“鲁氢动力城”,建设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和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区;支持滨州打造“渤海氢城”,建设“京津冀鲁一体化氢走廊”氢能生产、高端装备制造和应用示范城市。

至于这些目标该如何实现,《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中早有说明。

全面起步期(2020-2022年):聚集100家以上的氢能相关企业,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到2万台、整车产能达到5000辆,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2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左右、建成加氢站30座; 

加速发展期(2023-2025年):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5万台、整车产能达2万辆,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建成加氢站100座; 

塑造优势期(2026-2030年):打造出“中国氢谷”“东方氢岛”两大品牌,壮大“鲁氢经济带,即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建成集氢能创新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经建立起从关键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到整车全链条研发和生产体系,累计建成25座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达2万千克。同时,山东省首座、全国第二座加氢母站——莱芜泰钢加氢母站正式落地,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济青高速淄博南服务区正式启用。 

具体到属地层面,2022年3月,潍坊市3座投运的加氢站分别拿到了500万元的建站补贴。另,作为鲁氢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潍坊于今年1月推出了氢能产业补贴政策,覆盖制氢、运氢、多累电池燃料等,最高额度提高到了1000万元。相关人士透露,潍坊市正在编制全市的加氢站专项规划,已上报的意向建站地点达91家。 

当前,山东省年产氢260万吨左右,仍以工业副产制氢为主。另山东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骨干企业均具备氢气制取、储存和利用经验,这就为大规模利用创造了成本优势。

原文如下:

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

充分发挥山东氢能资源特色优势,聚力实施科技领航、品牌培育、固本强基、交通应用、生态优化“五大发展行动”,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育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创新驱动科技领航行动。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聚力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试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重大成果输出等“五大基地”,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供给能力,引领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统筹推进济南、青岛、淄博、潍坊4市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打造全国首个万台套氢能综合供能应用示范基地,攻关突破并验证一批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建成一条氢能高速、二个氢能港口、三个科普基地、四个氢能园区、五个氢能社区,为氢能进家入户提供山东示范样本。

装备制造品牌培育行动。聚力打造“山东氢能”全球知名品牌,用好“链长制”“领航型”企业优化提升政策,重点支持质子交换膜、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整车等生产制造企业,增强研发能力,深化战略合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知名品牌。梯次打造“山东氢能”国内领先品牌,围绕PEM电解水、碱性电解水和SOEC等制氢设备、运氢管束式集装箱、加氢站用压缩机等重要装备,挖掘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成为“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形成“山东氢能”品牌多层次发展梯队。特色打造“山东氢能”区域引领品牌,优化全省氢能产业布局,支持济南打造“中国氢谷”,建设科技创新、商务会展、应用示范基地;支持青岛打造“东方氢岛”,建设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支持淄博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建设规模化制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部件产业基地;支持潍坊打造“鲁氢动力城”,建设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和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区;支持滨州打造“渤海氢城”,建设“京津冀鲁一体化氢走廊”氢能生产、高端装备制造和应用示范城市。

产业基础固本强基行动。建设安全可靠的氢能供给网,利用我省氯碱工业副产氢资源,综合产业基础、应用场景和供应半径等因素,开展车用燃料氢就近供给示范。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着力攻克动态适应好、运行稳定的绿电制氢技术。建设适度超前的氢能加注网,坚持“车站联动”,在氢气资源丰富、应用场景成熟的区域,优先布局建设加氢站,鼓励建设具有加氢功能的能源合建站。依托山东高速服务区,建设高速公路氢走廊,构建城际交通氢能加注网。建设智能互联的产业数据网,推动氢能产业链智能互联,建设覆盖“制储运加用”等环节的大数据监控平台,实现氢气质量追溯、氢气输送、加氢站和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维护监控、氢能利用碳排放强度测算与管理等功能全覆盖。建设优质高效的产业服务网,持续完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推动氢能产业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依托国家内燃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具备条件的检测机构,建设氢能领域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开展质量评价、性能评定等权威检测。

交通应用扩容增量行动。城市交通领域,依托我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基础,重点推动公交、机场通勤等城市交通领域批量应用,探索氢能城市交通应用“山东模式”。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燃料电池汽车续航能力强、加注时间短、清洁零碳优势,加大在渣土运输、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帮助提升公共服务能级,促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际货运领域,总结“青岛—临沂”城际氢干线运营经验,加快推进氢能城际货运应用试点,推动“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协同布局和全产业链深化合作。

一流产业生态打造行动。强链补链延链,支持企业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开放创新相结合,招引氢能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综合服务等领域优质项目、企业,补齐补全短板弱项,拉长延伸产业链。紧密产业链协作,发挥山东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的作用,建立专家智库,汇聚各类资源,强化交流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行业自律。加强国际合作,定期举办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国际合作推介会,积极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峰会、论坛、展会等活动,搭建山东氢能产业与国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跨国公司的交流平台,强化与国际氢能协会、国际氢能委员会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倡树氢能理念,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市建设氢能产业科普基地,加强氢能装备产业、生产应用、氢安全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倡树绿色低碳氢能理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