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天花板下开启新赛道!电子巨头小米却否认跨界造车!

日期:2021-02-23    来源:储能头条  作者:苏苏 辛靓

能源资讯中心

2021
02/23
09: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小米造车 小米集团 电动汽车 比亚迪

2月19日下午,网上的一则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有媒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小米造车”——此前坊间断断续续就有过传闻,但从未像这次影响巨大,这一天小米的股价像被打了鸡血一样一飞冲天。小米集团当天的股票一度暴涨,最高涨幅约13.85%,最高股价32.79港元,成交额134.5亿港元,市值超过7700亿港元。

然而,2月21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题为《澄清关于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报道》的公告,承认公司启动电动车领域的研究,但表示该业务尚未立项。2月22日,小米集团港股盘前高开近2%,开盘后股价直线下跌。这一连串的消息可谓是跌宕起伏、精彩万分。

造车未立项但汽车专利申请已超800件

小米是国产手机厂商四巨头之一,而“造车”也是近年来的热门风口。虽然小米集团对造车的传闻给出了“还未立项”的回应,但言语中既没有否认造车的意向,也没有承认造车的动向,在汽车相关领域更是有提前布局的足迹。

根据专利数据显示,小米自2012年起开始申请汽车相关专利,2013年便已启动在汽车领域的相关布局,2015年左右开始进行国际汽车相关专利布局。有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年底,小米在汽车这一领域累计申请858项专利,授权量为325件。在小米的汽车相关专利申请中,汽车零配件专利占比很低,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方面。

智慧芽数据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预计申请量分别为2021年141件,2022年113件,趋势并未减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已经开始探索车联网技术和车载系统服务,为汽车厂商提供支持。2020年,小米集团与不少车企展开了合作,搭建技术开发平台。小米手机可以用作小鹏、比亚迪等汽车的NFC车钥匙;小米手表可搭载蔚来APP,支持对汽车进行智能控制;小米的语音机器人小爱同学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人机交互系统提供支持。所以小米在造车方面的布局动态从未停止。

想要造车的不止“小米”

根据2021年中国数字化汽车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占比将升至25%,综合产品力提升,应用场景更宽;同年,接入5G网络的汽车将占汽车保有量的10%左右,5G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带动C-V2X的发展。反观智能手机市场,有机构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金额从2020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4.31%。

现如今,汽车行业发展逐渐走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与科技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能源车发展前景可观的背景下,智能汽车被视为手机市场饱和之后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这一关口,百度、苹果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汽车行业,希望可以分享汽车行业中价值链占比更大的软件部分。

2020年10月30日,在华为MATE40系列手机的发布会上,华为首次推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全新品牌HI,以打造华为与合作伙伴的IoT生态战略平台,正式跻身汽车领域,成为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2021年1月11日,在智能汽车上深耕多年的百度官宣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面向乘用车市场。

2021年1月13日,吉利控股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同时,阿里、美团、字节跳动也纷纷“砸钱”扶持造车新势力......

从市场反应来看,科技企业入局汽车行业,股价行情走势较好,连带A股汽车板块也出现了全线飘红的情况。以最近媒体爆料的“苹果计划在2024年生产乘用车”的信息来说,在这一事件被报道后,现代汽车股价上涨17.1%,起亚汽车的股价上涨35.78%。

互联网科技巨头开启新赛道

也就是说,在手机之后,汽车无疑是下一个“大硬件”。据IDC统计,2020年中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2%,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滑。在手机这个原有赛道无法突破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们需要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赛道。而智能汽车就是下一个消费电子领域的最佳选择。

从上述分析看,如果小米造车,符合当下的互联大厂发展逻辑。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要造车的企业。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门槛想要突破并非易事。

首先,造车需要庞大的资金规模。以蔚来汽车为例,成立三年,累计亏损就达到了268亿元,如若真要造车,资金储备将是互联网企业未来最主要的挑战之一。

另外,比亚迪、上汽、特斯拉这些车企巨头早已在市场占据绝对的优势,新兴的车企蔚来、小鹏等又在不断抢夺用户。在这一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布局汽车行业能否打出差异化竞争?是想进入造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互联网公司造整车可能并不现实,因为已经有太多的互联网公司拥抱汽车行业后被拖进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以说,造车的前景虽广阔,但汽车后市场生态化运营成效却具有不确定性。产品品质、成本控制、与顶尖供应商资源的合作紧密度等等都将是造车工程中的巨大挑战。

所以聪明的互联网企业或许不会参与造整车的竞争,但会在汽车智能化的某一配件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或许小米公司也是如此,不造整车,但可以把其产品与各个品牌的汽车合作。这样可以让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不断增加,但却始终没有涉足整车领域的确实证据。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