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畅想氢未来发展方向 打造氢能生态圈

日期:2020-10-26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潘晓娟

能源资讯中心

2020
10/26
18: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 氢燃料电池 可再生能源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我国对氢能源的发展持积极态度,已在多项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近期支持政策出台频率更加密集,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

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布局

“我国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在峰会上表示,为了实现低碳减排,提高能源安全,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选择氢做能源载体,利用电解水制氢,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天花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在峰会上说,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在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调整、清洁能源成本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氢能产业已经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鉴于此,行业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构建清洁绿色高效的氢能供应体系;二是建立全球领先的氢应用网络;三是打造氢能生态圈。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截至2020年6月,全国范围内省及直辖市级的氢能产业规划超过10个,地级市及区县级的氢能专项规划超过30个。包括广东、江苏、山东、安徽、四川、浙江、上海、福建、河北、北京等在内的众多省市都推出了相应的推广补贴政策。

今年6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同时还出台了若干标准。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在峰会上致辞说,山东将充分发挥在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将一如既往地为氢能产业的相关企业提供一流营商环境,共同打造完备的氢能产业链,鼓励企业在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更多有益的探索。

济南市市长孙述涛表示,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济南有科学的规划引领、坚实的产业支撑、强劲的创新驱动,在发展氢能产业方面基础良好。“希望更多氢能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先进商业模式、重大产业布局在济南转化为实现科技创富、加快动能转换、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大动力。”

发展氢能要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

当前,氢能与燃料电池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推进密切相关。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欧盟等均针对氢能产业出台了国家层面的规划及预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分析认为,在发展氢能成为全球共识的潮流下,我国各省市具有足够的热情去发展氢能,但对氢能的研究还不够。“氢能的产业链首先是制氢,然后是它的储存、运输、加注、燃料电池使用。在整个产业链条中,针对‘氢气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相关研究明显不够,难以形成全国性整体的概念。”

李毅中谈到,发展氢能绝不能为生产氢气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灰氢必须转化蓝氢,方向必须是无碳绿氢,需要提高站位,把我国向全世界承诺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他建议,亟待相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组织、调研、编制,要根据氢气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能源总体规划和总体视角来提出氢气在不同阶段的使用量,并能对它的布局与工艺路线给出指导意见,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

李毅中从氢能产业良好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有一个合理务实规划设计和标准;二是要抓紧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研发攻关特别是产业化;三是要开展工业含氢尾气中氢的回收、提纯和利用;四是要大力发展氢能。在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看来,氢的制取过程中一定要减少碳排放,建议我国应建立一个氢生产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追踪模型。

借力社会化资本打开市场空间

目前,地方政府发展氢能的积极性非常高,一方面是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本地,促进当地产业机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氢能的应用前景清晰起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氢能作为重要的未来替代性的能源,纷纷制定了氢能源、氢产业、氢经济、氢社会发展的战略和路线图。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明确。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在峰会上表示,我国氢能产业拐点或将出现在2025年,2025~2036年将成为国内氢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35年之后将会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比如,氢能应用场景以重型运输车和物流车为主,可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商业模式拉长周期,降低平均成本。通过社会化资本,从较长的生命周期来考虑,构建大的应用场景,让产业具备商业化能力。当生产成本、购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多个氢能应用场景的市场空间也将会梯次打开。

在张银广看来,我国在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自主技术已具备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条件。“下一步,应通过示范城市群,构建商业模式,让自主技术和装备快速成熟起来,而这也将会是国家电投力推的方向。”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