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日期:2020-06-02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能源资讯中心

2020
06/02
10: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储备体系 能源转型 原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虽然属于国家利益范畴,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为应对地区原油储备空间不足,国际性的战略石油储备合作显得弥足珍贵。与此同时,本轮低油价可能会将战略石油储备规则推向更加灵活的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原油需求下跌的双重压力下,国际油价在近两个月来跌宕起伏。需求端的急剧减少,加之储存空间有限,前段时间原油期货面临无处交割的窘境,成为价格下跌的因素之一。一段时间内,世界多国能源部都发声要加大战略原油储备力度。

世界战略原油储备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年初,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能力超过20亿桶,紧随其后的日本战略石油储备总容量达到了9亿桶。而我国在完成三期战略原油储备基地建设后,总容量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国际战略石油储备形式多样,且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计的战略石油储备组成框架也不相同。业界专家分析,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储存物理空间条件限制,各国都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以平衡本国战略石油储备,在保护本国能源安全的同时,符合国际能源署对成员国的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次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以来,对于石油净进口国而言,起到了平衡石油市场价格的作用,并保护了国家经济在高油价或是石油禁运期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业内人士指出,战略原油储备的影响巨大,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十分重要,这种作用将在未来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多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基于重要性和功能性而建设。从政府和企业的不同定位出发,职能分工虽各有区别,却相互依存、互为犄角。以美国为例,其石油储备体系分为政府和企业商业战略储备两个层次,政府和民间储备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储备进行市场化运作。

日本将石油储备体系分为三层:政府、法定企业和企业商业储备。这种模式同法国、德国有相似之处,多层次划分让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更加明晰,从法律层面规范了对于“90天战略石油储备义务”的承担比例划分,而除法律规定外的储备部分,按照市场化原则由企业自行处理。

战略石油储备能否解决低油价问题

在此次因疫情影响的油价暴跌过程中,美国能源署曾数次表示将增加在政府层面的战略原油储备采购力度,但由于国会参众两院的不同意见,导致采购部分夭折。

回顾战略石油储备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其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产油国禁运或限产后导致的高油价问题,起到平衡市场供给需求的作用。有分析称,从本轮负油价看,供求关系可能只是对正油价做出定价,可以决定油价的上限,但下限却可能由原油储存和交割成本倒逼出来。”由此看来,战略石油储备的近期购买、中期轮库销售和长期储备,将会对供需结构关系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在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47年历程中,该国可以将市场化销售的回笼资金再次用于购买战略原油储备,如果要扩大储存规模,这样的模式将在一定时间内给储存留出空间并降低交割成本,有效地缓解供需关系失衡后的空间压力。资料显示,美国政府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以直接销售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了3300万桶储备原油,在1996~2000年间,进行了4次轮库。

有专家分析,本次低油价可能将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规则推向更加灵活的模式,让战略原油储备在达到90天以上标准同时,有更多元化的商业储备操作方式。在能源需求结构正在发生质变的当下,战略石油储备需要创新发展其调节职能,适时建设规模更大的原油储存空间,并鼓励企业参与其中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作用。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应成为一项合作机制

中国原油市场自上海原油期货建立以来,逐渐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体现,然而中国在全球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仍然微弱,在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化仍处于跟随状态。据国家能源局资料显示,我国自2000年开始将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提上日程,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2006年10月,我国首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建成并交付使用,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出现了第一个小高峰。2007年,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当时国家预计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一期项目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二期规划中内陆地区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9月,新疆独山子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开工,标志着第二期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上了难忘一课:人类在面临重大灾害时,协作是未来生存的最好方式,而过去割裂的市场行为,将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对于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来说,应该更趋向于国际合作,而非各自为战。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虽然属于国家利益范畴,但时至今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变成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促使原油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多元化结构,而在地区原油储备空间不足的当下,国际性的战略石油储备合作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人曾假设,原油生产过剩而没有储存空间后,是否会出现当年经济大萧条时倾倒牛奶的现象,但原油不是牛奶,更不可能倾倒。”业内人士直言,负油价原本体现的就并非是原油的生产成本,而是极端情况下的储存空间窘境。换句话说,这是在用空间换时间。

在现有的国际框架内,实现战略原油储备的国际合作,有可能让停泊在海上满载原油的轮船找到卸货地点,让油价的冲击不至湮灭行业发展的整体供需结构,在能源转型中更加从容。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