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人物 » 国内能源人物

两会声音 | 舒印彪:着力解决电力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日期:2019-03-13    来源:中国电力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19
03/13
19: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两会能源 2019两会 中国华能 舒印彪

     TIM图片20190313195444
3月4日,记者王怡在北京会议中心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范超 摄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新的成就,装机容量、发电量、电网规模均跃居全球第一,发展质量跨越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有力支撑了电力工业高水平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能源安全保障。在创新领域,根据我们近期摸底调研,我国已自主掌握了电力行业绝大多数核心关键技术,在国际市场也具有较强竞争力,但一些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值得关注。从基础研究能力看,在重大原创性成果方面还需持续发力,基础技术工艺能力不足,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核心算法、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基础研究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据统计,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比重为5.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15%-20%投入水平)。在电力技术领域,储能、燃料电池、碳排放等前沿技术投入强度偏弱,燃气轮机、高温材料等尖端技术仍被国外垄断,很难通过以前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进行追赶。从集成创新水平看,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较高的研发风险和产业化成本,需要上下游联合集成创新。以往,传统电力领域主要依靠龙头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集成创新,如火电、水电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在当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主要依靠市场发展自主形成产业链,而通常企业往往愿意采取“短平快”方式,倾向于选择较为成熟且成本较低的技术,看重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合作,产业链粘合力不强,上下游联合攻关动力不足,协同创新短板较为突出。从科研成果转化看,我国电力工业核心技术已有了不少积累,实现产业化亟待打通“最后一公里”。比如说,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还远远不够,在一些关键技术研发上没有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共享,延滞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再比如说,由于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一些动辄投资数十、上百亿的示范工程遇到很大难题(例如高温气冷堆、CAP1400压水堆示范工程等),且往往产生较大亏损,单靠企业自身无法独自承担,制约了投资者推动实施重大示范工程的积极性。
 
    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能源电力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建议:
 
    一是加强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着力解决电力核心技术基础性难题。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瞄准世界能源电力科技前沿,紧紧围绕重型燃机、高温合金材料及热部件等基础性、关键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加大政府基础性投入(确保基础性研发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基础领域研发投入,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尽快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巩固电力产业链集成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在重点领域牵头,引导发挥好700℃发电技术、碳捕集与利用封存(CCUS)等产业创新联盟在国家重大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深化上下游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完善国家层面的科研成果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国内统一的能源电力技术标准体系,依托IEC等国际标准组织,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把中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牢牢掌握发展的话语权。
 
    三是完善创新风险疏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应用转化。建议国家建立重大示范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摊机制,在资本金投入、利率补贴、税收减免、电量电价倾斜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使示范工程收益率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对示范项目后期推广给予优惠条件,引导更多企业主动示范有前景但有风险的重大技术。引入科技创新保险和基金等运营方式,帮助企业降低创新风险。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