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中海油收购尼日利亚油田内幕:印度退出之谜

日期:2006-04-14    来源:中油网  作者:季风人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4/14
08: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中海油收 退出之谜

出价第四的中海油能够一举夺标,得益于专业化的国际竞购操作——

    印度缘何“故意放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申水报道 1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其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签署最终协议,将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这是中国公司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之一。

    世界油气富矿

    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包括一个产品分成协议和一个产品分成合同,二者各占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区块50%的权益。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目前是产品分成合同的唯一承包者,拥有产品分成合同100%的权益。根据协议,中海油将购买产品分成合同项下90%的权益,相当于整个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工作权益的45%。

    这项交易价格约为4.6美元/桶油当量。如果能通过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审批,并满足其他先决条件,交易有望于2006年上半年完成。 尼日利亚是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而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在的尼日尔三角洲是世界上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盆地之一。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包括的面积约500平方英里,是尼日尔三角洲的一个深水区块。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包括2000年发现的一个油田,以及另外三个重大油田发现。本区块还包括众多可供进一步勘探的远景构造。据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的作业者道达尔估计,2000年发现的油田可能采油约为6亿桶,另外估计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整个区块内还有5亿桶以上的可能采油潜力。预计区块内首个油田将在2008年底投产。

    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认为,收购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权益符合中海油通过勘探和开发海上油气田实现增长,并实现公司油气资产区域分布多元化的长期战略。

    印度退出之谜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用来形容中海油的收购案再合适不过。

    12月,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属下的国际开发子公司ONGC已在争夺该油气田股份的竞标中胜出。印度公司之所以能赢得竞标,是因为出价高。

    但是峰回路转,印度内阁阻止了这笔收购交易,称该交易从商业角度讲不可行。印度政府的举动让所有的收购参与方,甚至ONGC自己都感到惊讶,“我简直不敢相信政府否决了我们的方案。”ONGC的一位高级经理人表示。

    “印度放弃已经成功的交易,是有原因的。”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透露,印度政府为了支持这个项目耗费巨大:印度承诺出价高达近60亿美元,除了换取尼日利亚两个日产量预计在65万桶的深水区块25年的开发权,还包括投资尼日利亚电力、铁路、炼油和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揽子方案。韩晓平认为,正是这60亿天价让印度政府衡量自己的资金实力后感觉不可接受而最终放弃,而一直坚持自己出价的中海油终于得偿所愿。

    中海油低价中标

    据介绍,中海油的出价只排在第四位。即使ONGC退出,出价只排在第四的中海油为何越过第二、三名一举获胜?业内人士认为,中海油得益于专业化的国际竞购操作。此外,中海油同时得到国际上几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支持,资金充足,并能够迅速实现交割。

    一般人恐怕难以想像中海油交割速度之快,9日下午合同刚刚签订,消息甚至还没有传到国内,几个交易方就已经在进行交割手续。

    中海油手法如此迅速、资金准备如此充分在于“识货”,中海油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杨华表示,此次购买的油田区块是世界石油市场不可多得的资产,生产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石油并不运回国内

    但是中国的用户们恐怕无缘用上产自几内亚湾的优质海洋“黑金”,因为中海油采自该区块的石油都将销往欧美,并不运回国内。

    “中海油项目是中国利用全球供应保障自身石油安全的一个典型。”韩晓平介绍。

    但是专家指出,中海油虽不将石油运回国内,但中国巨大的石油市场是中国能够收购的基本保障,同时中国低劳动成本和中国与非洲第三世界国家的良好关系以及中国开发低质油田的经验都是中海油能够成功收购的“大背景”。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