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盘点 | 2016年天然气行业十大事件

日期:2017-01-06    来源:eo

能源资讯中心

2017
01/06
10:02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行业 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 页岩气产量

发布机构:中国能源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天然气中心

评审顾问:杨建红

2016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实施,天然气行业改革积极推进,在混合所有制、管输监管、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天然气“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

这一年,能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年底出现的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使国家逐渐重视天然气在治理雾霾中的作用。而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相关规划先后出台,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逐渐理顺,天然气行业呈现出一定回暖迹象,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笔者选出2016年影响天然气行业发展的10个重大事件进行盘点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管道运行逐步透明,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势在必行

【事件回顾】2016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指出将我国跨省管道运输价格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税后全投资收益率8%的原则确定,并由政府定价,要求管道运输企业应将管道业务和其他业务进行分离,进行信息公开。随后,三大石油公司及部分省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各自官网公开管道信息。

【点评】随着天然气管道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一线一价”的管输价格已不适用管道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由“一线一价”改为“一企一率”(同一个企业同一个管道运价率),由政府实施监管具有垄断性质的管输环节,是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8%收益率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管道建设;75%的管道负荷率促进了管道设施向第三方开放的积极性;管输业务分离有利于下游用户自由选择上游资源供应商,形成竞争。两个办法推动着管道运行情况公开透明化,是实现管道向第三方公平准入、形成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

伴随着国家对跨省长输管道管输费用监管的开始,省级政府也应展开对省内干线管道管输费用的监管,从而最终实现同类型管道拥有一致的管道运价率,降低中间管输成本。政策中提到原则上要求企业管输和销售业务分离,那么下一步则需要强制要求管输业务单独分离:或将分离出来的管输业务进行统一整合,或将分离出来的管输业务进行区域性整合,才能真正实现管输业务无歧视输送上游资源和供应下游用户。我国天然气管网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已在路上。

二、我国天然气价格进一步向市场化迈进

【事件回顾】2015年1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试点放开直供用户(除化肥企业)用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自2016年10月份以来我国天然气价格政策接连出台,企业亦动作频频: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指出储气设施天然气购进价格和对外销售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1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化肥用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指出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1月11日发改委发布《关于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决定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西气东输供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1月20日,中石油在部分地区实施非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实施上浮;11月26日,经过一年多试运行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点评】价格市场化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企业自主制定价格;二是由市场形成价格。我国天然气价格政策在2011年以来基本经历了“成本加成-市场净回值-放开进口LNG和非常规气价格-按照油价波动调整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部分直供用户协商定价-放开储气设施购销气价格-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在福建省实施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试点”。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天然气价格正在紧锣密鼓的向市场化迈进。而在市场化之前,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也在调整中,同时各政策及事件也反映出其他独特情况。

储气设施购销气价格放开政策,是国家首次单独出台针对调峰气价实施市场化的决定。调峰价格可以在原有供气价格的基础上允许上浮,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上中下游建设储气调峰设施的积极性。而化肥价格市场化是我国在放开进口LNG和非常规气等上游气源价格后,首次放开下游某一个用气行业的供应价格,至此我国天然气直供用户价格全面放开。另外,西气东输供应福建省的门站价格实施市场化试点开创了全国的先河,门站价格市场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为期不远,但要注意的是,价格市场化应具备多元化的供应、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准入机制等条件。值得一提的是,中石油上浮非居民用门站价格是首次在政府没有干涉的前提下,供应商主动出击,与用户协商定价。这也是对2015年11月20日国家规定门站价格一年期限后允许20%上调的实施。此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2016年交易量突破150亿方,逐渐发挥交易中心发现价格、形成价格的作用。

三、雾霾肆虐,政府引导强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事件回顾】2016年12月中下旬,全国范围爆发特大雾霾,日均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个。12月18日,全国有8个城市出现AQI小时值“爆表”情况。安阳、邯郸“爆表”超过20小时,石家庄“爆表”超10小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27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响应措施,18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环保部与六地政府联手狙击重霾污染,派出16个督查组,对启动红色和橙色预警的32个城市进行督查,严查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在此背景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12月26日,国家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提高我国天然气能源消费占比,重抓天然气消费市场振兴’建议的答复”:1)财政部将进一步研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将符合政策要求的CNG、LNG汽车等天然气清洁能源汽车产品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2)财政部大力支持LNG汽车的发展,可以安排资金支持LNG车辆推广应用。对LNG汽车给予税收优惠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燃用天然气的重型商用车等节约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3)加大财政支持,加快居民取暖燃煤改气及工业炉燃煤改气。

【点评】此次雾霾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成为近年来罕见情况。多个城市空气重度污染,部分城市PM2.5“爆表”,严重的雾霾四处肆虐。受此影响,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出台措施,钢铁、火电、焦化等多行业被强制要求停产限产。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更加明显,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约束逐渐突出,推动中国能源加快走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已迫在眉睫。

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根据伦敦、纽约等国际上重要城市的经验,天然气扩大利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治理手段。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SOX、NOX均远低于煤炭,尤其是在清洁采暖、产业转型等方面具有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既符合我国现阶段能源环保需求,也符合社会经济的需要。因此,天然气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优惠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四、页岩气、煤层气“十三五”规划出台,规划目标更为务实

【事件回顾】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我国页岩气、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增加清洁气体的供应,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9月30日和12月2日分别颁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两个能源政策指导性文件。其中《规划》中明确了“十三五”末我国页岩气产量,202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规划》中还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四大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科技攻关、分层次布局勘探开发、加强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及市场。《通知》明确提出“十三五”末我国煤层气产量,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24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100亿立方米,利用率90%以上。

【点评】页岩气和煤层气作为我国的非常规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和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初步统计, 2016年我国页岩气产量预计接近80亿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长75%;煤层气产量为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5%。本次规划的提出,总体上仍以鼓励为主,但是页岩气、煤层气规划目标均比过往的规划量低。非常规天然气的规划任务既考虑了发展潜力,也充分进行了风险评估,总体上提出了一个相对务实的规划目标。

借鉴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经验,技术进步是推动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并且实现大规模利用的关键。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是气藏结构复杂,开发难度大以及核心技术不成熟成为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利用的主要障碍。《规划》的颁布实施有利于通过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来倒逼我国页岩气的发展,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为调整能源结构和促进节能减排提供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完善了我国非常规气资源的政策法律。

五、历经两年等待,陕京四线输气管道终开工

【事件回顾】2014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项目给予正式核准批复,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高丽营—西沙屯、马坊—香河—宝坻、香河—西集3条支线。干线起自陕西省靖边首站,途经内蒙古、河北,止于北京市高丽营末站,全线总长1114公里,设计年输量250亿立方米,投资250亿元。该项目在完成杨树沟隧道和北京军都山隧道建设全线贯通后,建设进度停滞不前,一度搁置。2016年7月,陕京四线在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等标段进行设备调试、现场焊接试验,标志着陕京四线重新开工建设。本次建设的主要是主干线和宝坻-香河-西集支线工程,计划于2017年10月底前全线建成投产,用以满足华北地区用气需求,以及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点评】2014年陕京四线核准在建,但此时随着天然气资源供给的增加,已有管道气和LNG接收站以及部分槽车LNG的供应,足以满足华北地区市场需求。另外,受经济进入“新常态”影响,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放缓。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开工时间一再推迟。

2015年12月份,华北地区出现严重大雾天气致使中石油进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暂时无法卸货,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出现临时短缺。其中北京临时采取了燃气供暖“限量保供”措施,严格控制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暂停供应各工业企业生产用天然气。天然气保供能力的重要性倍显突出。因此,为提高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北京的天然气资源供应能力, 2016年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建设重新提上日程并实现开工建设。

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是中亚进口气和国产气输送的重要通道,也是“西气东输”战略通道的延伸,其建成投产将将进一步优化全国管网总体布局。陕京四线的建设,对于增加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量、提升冬季调峰供气能力、治理大气污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项工程未来将打通中俄东线及唐山LNG供应北京市场通道,改善北京供气格局,提高华北地区特别是首都供气管道的网络化程度,增强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

六、西气东输三线东段顺利投产,管道天然气首次入闽

【事件回顾】西气东输三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建省福州市,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10个省区,管道总长7378公里,年设计输气量300亿立方米。其中西段工程已于2014年年底前建成投产,中段工程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此次投产的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干线工程主要包括“一干四支”,即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干线、闽粤支干线、福州—宁德支干线、平潭支线和龙岩—三明—南平支干线。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干线工程起于西二线江西吉安联络站,止于福建省福州末站,全长832.4公里,设计年输量150亿立方米,设计压力10兆帕。2016年10月15日,来自中亚和塔里木气区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龙岩市,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吉安—龙岩段建成投产;2016年12月12日,管道天然气到达福州末站,至此,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干线工程全线投产,管道天然气首次进入福建省。

【点评】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早在2012年9月26日就正式开工建设,工程经过赣南、闽西、丘陵地区和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管道沿线多为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管线穿越山体隧道,跨越大型河流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巨大。经历四年多的艰苦建设,2016年年底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干线工程终于建成投产,改变了福建省此前单一依靠海上进口LNG的天然气供应格局,逐步实现了福建省双气源供应。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干线工程的投产为福建省能源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未来逐步实现全省天然气县县通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气资源保障。随着其配套的支干线和支线建设进度的加快,未来西气东输三线将能够与现有中海油LNG管线构筑多气源、多回路、陆气海气相互补充支持的可靠的天然气供气管网,为福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行试点创造了条件。

七、北海LNG接收站投产,所有沿海省份均建成LNG接收站

【事件回顾】2016年4月广西北海LNG接收站一期建成投产。该项目于2013年7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4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投产后总罐容达到64万方,规模为300万吨/年。2016年11月江苏如东LNG接收站二期全面投产。该项目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1座目前国内最大的20万方全容储罐,投产后接收站总罐容扩大到68万方,规模增至650万吨/年,气化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2016年11月辽宁大连LNG接收站二期建成投产。该项目于2013年8月核准扩建,投产后新增接收能力300万吨/年,接收站规模扩至600万吨/年。

【点评】北海LNG建成投产、如东LNG和大连LNG扩建投产,扭转了2015年度我国没新的LNG接收站投产的态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回暖。20年,我国各LNG接收站总规模为4040万吨/年,2016年我国各LNG接收站总规模达到4940万吨/年,同比增加900万吨/年。这三座LNG接收站的相继投产,进一步拓宽了我国天然气的供应渠道。北海LNG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所有沿海省份均分布有LNG接收站,这样的布局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如东LNG和大连LNG二期建成投产,使得我国已投产的规模超过500万吨/年的LNG接收站达到4座,分别布局在东北、华北、华南三大地区,使国内的天然气资源供应、LNG周转、天然气市场调节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八、川气东送管道发生事故,三大石油公司合作机制初见成效

【事件回顾】7月20日,湖北省恩施境内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断裂,发生爆燃事故,导致主干管道供气中断。受到影响的省份,通过调配中石油、中海油等气源,保供天然气管网总体运行平稳。在湖北省,中国石油紧急增加西气东输二线供气量,成功向川气东送管道供气,避免了沿线居民用气中断的局面。在浙江省,中海油浙江LNG接收站担负起应急保供的重任,中海油紧急协调宁波港口各单位,积极协调船期,争取增加一船LNG供应,确保每日增加300万立方米的资源供应量。在江西省,中石化调配其他气源增加川气东送供气量、中石油从西二线向新余等“双气源”和省网互联互通的城市增加供气量、省天然气公司调配省网管存气、城市天然气企业调配LNG储备气源,全省天然气管网运行总体平稳。

【点评】从本次川气东送事故中可以看到,三大石油公司合作机制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实现互通,管网形成互联,市场形成互保,尤其在冬季保供、事故应急时,已经在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互供互保的机制。但是,三大石油公司之间仍存在调配能力低、联络线较少、基础设施未连成网、调配机制不健全等不足。以山东省为例,三大公司均实现了向此地区供气,山东地区中石油、中石化可以互调,中海油的管道基本与另外两家公司分开。国家基干管道彼此联网仍不够,需要借助城市管网调配,没有充分地互相发挥作用。如果依靠一家公司来调配和保供,那么供应压力会越来越大。未来应加强天然气管道尤其是国家基干管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不同公司主要管道、重点市场之间的联络线建设,提高中下游安全平稳运行能力。

九、中国石化出售川气东送管道公司资产50%股权,混合所有制政策最为落地

【事件回顾】中国石化8月3日公告称,董事会同意以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下称管道公司)为平台进行公开引资,具体包括:同意管道公司本次引资方案,引资完成后,中国石化对管道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0%;同意根据引资方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由公司及管道公司启动并推进上述引资工作。之后12月12日,中石化发布《关于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增资引进投资者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增资拟由中国人寿及国投交通以现金共计228亿元认购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权。

【点评】继中国石油之后,中国石化终于也对外敞开管道业务引资的大门。此前,中石化已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而此次宣布将在川气东送管道业务领域引资,同样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产权多元化,意味着其下游管道业务也正式被纳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畴。此举也消除了外界关于央企混改遭遇阻力、止步不前的质疑,为更多央企和更多业务板块加入改革行列打开了想象空间。

未来,包括基础设施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在内的三权放开将是天然气管网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中,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逐渐放开的,更多的资本进行参股使所有权更加多元化,同时引入更多的用户获得使用权。此次中石化引入社会资本也正是所有权放开的一部分,预计未来石油公司会放开更多的天然气相关项目来引入资本。

十、北京燃气实现批量进口LNG,LNG进口放开已现端倪

【事件回顾】进入11月份,由于冷空气频繁来袭,北京市气温持续走低,保供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保障北京市冬季天然气用量,避免“气荒”现象的发生,北京燃气集团借用中石油唐山LNG接收站从法国采购了10船LNG作为补充气源。2016年11月29日,来自新加坡的CORCOVADO号运输船满载着15.1万吨液化天然气(折合9000万立方米气态天然气)在唐山曹妃甸卸料,标志着北京燃气集团今冬自购的首船LNG顺利入港。外购LNG转化为气态天然气之后进入LNG外输管道,最后接入陕京二线的支线管道永唐秦(河北永清-唐山-秦皇岛),补充北京市用气。除却已抵港完成卸货的CORCOVADO号,北京市燃气集团安排12月份到达4船、2017年1月到达4船、2017年2月到达1船,共计9亿立方米。

【点评】非油企业采购进口资源已呈现出进口量增大、协调能力增强、运作机制逐渐健全等特点。北京燃气集团此次通过中石油唐山LNG接收站外购了10船LNG,较2015年冬季外购量相比增加了8船,这表明北京市冬季用气已经不仅仅单纯依赖于三大石油等上游公司,下游利用公司同样承担起调峰的责任。同时此次外购也是LNG接收站第三方开放的结果,从侧面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非油企业参与LNG进口的热情有所增加,反映出进口LNG放开初现端倪。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